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浅谈药物引起的营养不良

发布日期:2014-11-22 01:46:13 浏览次数:1595

营养不良,是由于蛋白质或总热量长期不足所引起的一种慢性营养缺乏症,多见于老人和婴幼儿。主要表现为进行性消瘦体重减轻水肿,严重者常有内脏器官功能紊乱,影响心脏、肝脏、肾脏等器官功能。对于营养不良,人们容易从摄入的营养物质不足考虑,往往忽视药物性营养不良的因素。其实用药不慎也是引起营养不良的重要因素之一。医学研究发现,许多药物在长期服用时,能影响人体对某些营养物质的吸收、合成、代谢、排泄过程,引起营养不良。因此,长期服用某些药物若出现明显的营养不良,应该多从药物方面考虑。药物性营养不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具体如下:

1.1长期服用激素类药物如强的松等,会使血钾下降,并有抗维生素D作用,增加钙、磷的排泄;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可引起蛋白质合成下降,促使蛋白质转变成糖元,减少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和肾小管对葡萄糖的重吸收;长期口服避孕药有阻碍维生素B6、B12、叶酸及维生素C的吸收作用,使人体对叶酸吸收率降低约50%,维生素B2、B6、C的破坏量增加。

1.2抗酸药、含鞣酸的药物长期服用能使铁盐沉淀,阻碍铁的吸收,导致体内微量元素铁的流失,引起缺铁性贫血。酚酞、石蜡油等缓泻剂,可使肠蠕动增强,肠内食物排空加快,不利于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尤其是对脂溶性物质如脂肪和维生类A、D、E、K等的吸收。

1.3长期过量使用磺胺药和抗生素类药物,可抑制肠道正常菌群,长期应用四环素使由肠道菌群合成的维生素K及B族维生素的合成减少,影响了维生素的合成、吸收和磷酸化,出现鼻出血再生障碍性贫血, 并导致神经营养和代谢障碍;口服四环素可使维生素B2的排出量增加;而新霉素、氨基水杨酸钠等则会引起维生素B12吸收不良,导致巨细胞性贫血,新霉素还可使肠道内的脂肪和钾、钠、钙、磷等元素的排除增加。

1.4阿司匹林、巴比妥类可增加维生素在尿中排泄,阿司匹林会使排出体外的维生素C较正常排出量增加3倍;苯妥英钠、苯巴比妥等药物可破坏维生素D的生存代谢,加速维生素D的分解,干扰钙的吸收利用而引起佝偻病或骨化软化症。感冒药及止痛剂会降低血液中维生素A的含量。

1.5长期过量摄入一种维生素,也会引起另一种维生素缺乏,如服用过量的鱼肝油,会引起小儿腹泻,造成吸收不良,甚至维生素A、D中毒;治疗多动症的利他林、苯丙胺等,有明显的抑制食欲的作用,小儿过多食用会影响进食;硼酸可把血浆中的维生素B置换出来,并增加其排泄量。

1.6抗肿瘤药氮芥类、亚硝脲类可引起患者严重的恶心呕吐厌食等不良反应。

某些药物长期使用可刺激胃肠壁上皮细胞,导致胃肠粘膜充血、水肿、糜烂、溃疡及出血,出现缺铁性贫血及维生素C、叶酸吸收障碍。如吲哚美辛、保泰松、布洛芬等解热镇痛药可引起胃肠粘膜糜烂、浅表性溃疡而致出血;长期大量使用强的松等肾上腺皮质激素,可促使胃酸及胃蛋白酶分泌,引起胃肠道出血或使原患溃疡症加重或出血;利血平、氯化钾等均可使胃酸及胃蛋白酶分泌增多而发生胃溃疡及出血。一些药物可损害肝细胞,阻碍肝脏代谢、合成、转化等功能,影响营养物质在体内的代谢和利用,产生代谢性营养不良。如长期使用洋地黄容易导致肝脏积蓄药物残毒而致慢性中毒;四环素、肾上腺素及某些抗肿瘤药物可抑制肝脏合成蛋白质的功能而引起脂肪肝

预防药物性营养不良,关键是合理用药、安全用药,避免滥用,切勿长期大剂量使用一种药物。若病情需要时,应针对可能缺少的营养素调配好饮食,密切观察有无不良反应,必要时服用相应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制剂,或减少、调换、停服药物;用药后若出现与原发病无关的症状,应考虑到药物性营养不良的可能,及时去医院诊治。切忌擅自延长用药时间。必要时可用小剂量皮质激素增进食欲,补充营养液、能量合剂等,以控制或纠正药物性营养不良。

小儿药物性营养不良症的发生与用药时间的长短、剂量大小、药物种类、原发病等密切相关。因此,小儿患者用药必须严格按医嘱。能短期用药就不长期用药;用一种药能解决就不用几种药;小剂量可以不用大剂量;小儿无病或生长发育良好,家长不要给他们滥用营养药。如果小儿因疾病长期服药而身体发育每况愈下,应考虑到可能是药物所致的营养障碍,应及时就医,以保证小儿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595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