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爸爸只给哥哥买书 8岁弟弟得儿童癔症竟自残

发布日期:2014-11-13 10:54:45 浏览次数:1598

原标题:父给哥哥买书8岁弟弟自残

过度宠爱致心理障碍少儿逐年攀升

中国江苏网2月15日讯 8岁的男孩突然自残,体重直线下降,经102医院心理专家诊断,他患上了癔症,导火索竟只是父亲给哥哥买了一本书而没有告诉他。昨天,记者从102医院少儿行为医学科了解到,近年来,儿童心理障碍人群明显增多,去年该科平均月门诊量达300人次。但很多家长对孩子的心理成长并未给予足够关注,认为孩子只是单纯的情绪不高。实际上,不高兴、发脾气等情绪表现正预警孩子得了心灵感冒,若不重视将引发精神疾患。

小许8岁,今年1月初被父母送到102医院就诊,入院时他全身抽搐,死命地抠牙、抠鼻导致出血,严重营养不良。父母焦急地称,2个月前孩子突然出现这些怪症状,体重直线下降。他们四处求医,可儿子的症状毫无减轻,最后经人指点来看看心理科。在排除了药物中毒、心理创伤等原因后,医生诊断小许患的是儿童癔症。

原来,小许在家中排行老幺,十分得宠,家人对他百依百顺,凡事以他为中心,养成了他张扬跋扈、任性焦躁的性格。发病前一天,爸爸给哥哥买了一本书,没有事先告诉他,当晚他就情绪焦躁,全身抽搐,最后出现自残。经1个多月的行为训练和心理治疗后,他的怪症状很快消失。

少儿行为医学科主任宋梓祥介绍,儿童癔症是一种少儿心理障碍,带有表演性质的心理应急,是孩子潜意识的表现。据他观察,近年来青少年儿童患心理障碍者逐年攀升,且每个年龄段的表现不同,学龄前儿童多为多动症、孤独症、语言发育障碍;6-12岁的孩子因无法适应学校生活或学业压力过大,会出现行为、情绪障碍;少年时期,一些孩子会因不会处理伙伴、朋友等人际关系而缺乏自信;青年时期则更容易受到职业压力影响,出现抑郁等内心疾患。

宋主任提醒,家庭对孩子情绪、行为有着深刻影响,过度宠爱、放任或要求过高、沟通不畅,都会导致孩子出现心理障碍。家长要和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及时发现孩子存在的心理问题,并通过恰当的方式引导孩子合理发泄情绪;对于孩子的需求不能无原则地迁就;对孩子既要有爱和支持等积极的情感表达,也要有恰当的负性情感表达,以塑造孩子的情绪调节能力。 (芮伟芬 金梦非)

龙虎网 苏州新闻网 无锡新传媒 中国常州网 名城镇江 泰州新闻网 扬州网 中国徐州网 连云港新闻网 宿迁新闻网 常州中吴网 苏州热线 南通网 苏州口腔医院

宁波网 齐鲁网 大洋网 杭州网 长江网 今视网 沈阳网 舜网 星辰在线 合肥在线 兰州网 健康 泉州网 温州网 浙江热线 新讯网 中国新闻培训网 华东热线 海南网 新疆日报网

云南旅游 淘宝刷钻 家具 投资风险与前景展望 天气预报 娱乐新闻 富二代影视 糖友论坛 医药中国网 资讯通 手机靓号 电子杂志 天才相师 9199 branded tie 淘宝刷钻平台 干燥试验箱 经典小说推荐 什么值得买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598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