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对孩子太苛刻易引发癔症
家长对孩子太苛刻易引发癔症.10岁的茜茜平时娇生惯养,一次因为考试没考好,挨了妈妈批评后往地上一坐,两眼眨动,四肢就抽动起来。到做了全身检查和脑CT扫描,并未发现异常。在后来住院期间没有再出现抽动,医生诊断为癔症。随后通知天出院,当天晚上,茜茜又开始四肢抽动,两眼发直。医生给她推注了20毫升的生理盐水并告诉她这是特效药后,茜茜马上停止了抽动,一会儿就和医护人员说说笑笑的。
癔病是一种心因性疾病,近年来发病率越来越高。由于孩子在语言表达、沟通等方面的问题,心理有障碍后不能很好疏通,就会经过躯体表现,表达方式多种多样:抽搐、肚子痛、肢体不舒适
儿童癔病多见于5~10岁的女孩,多是因家庭不和、父母过分溺爱,使孩子形成任性自私、好显示自己和暗示性较强的性格。患儿受到某些精神刺激或要求得不到满足便发病,发作形式以情感爆发、躺地打滚、哭闹或抽搐等,以引起关注。每次发作后要求便得到满足,从而反复出现类似发作。儿童癔病症状易变化,易受暗示,发病忽然,消失也快。
癔病又称为转换性障碍,是由明显的精神因素,如生活实践、内心冲突或情绪激动、暗示或自我暗示等引起的一组疾病,表现为急起的短暂的精神障碍、身体障碍(包括感觉、运动和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这些障碍没有器质性基础。发病的原因主要是心理因素及遗传。此外,情感丰富、暗示性强、自我、富于幻想等性格特点也是癔病的易患因素。
所以,父母平时要给孩子提供意志锻炼的机会,可以给孩子安排一些家务,创设有一定难度的情境,让孩子在克服困难、解决困难的过程中锻炼自己的意志和品质。要鼓舞孩子多与人交往,在与同伴的交往中,提高社交技能,从而体会到平等与公正,更能正确地认识自己。
父母要经过实例,让孩子建立每个优秀的人都有弱点,而弱点并不影响别人对他的看法的观念。如果孩子受到批评后,父母不妨经过提问的方式,让孩子自己找到问题的答案,譬如你认为老师为什么会批评你呢?、老师一定会对她喜欢的孩子要求高,是吗?让孩子在接受批评之后仍能保持一种愉快的心情和积极的态度。父母还应及时与老师交流孩子的情况。每个人在发生疾病后往往会有恐慌情绪,*后专家在这里提醒大家说:一旦出现疾病症状应及时到专业医院进行检查治疗。
(编辑: 小华 )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