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类高危人群提防脑中风
42岁的王先生两天前感觉头晕、恶心、左侧肢体麻木,但完全没在意,直到走路时一头栽倒,才被紧急送往宁夏人民医院。经检查他患的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经该院及时抢救,王先生不仅保住了性命,也没留下严重后遗症。
“脑卒中就是老百姓常说的脑梗死、脑梗塞、脑出血、脑溢血,是一种突然起病的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宁夏因饮食咸辣、气候寒冷等因素,患病率比全国平均水平略高。”采访中,宁夏人民医院神经内科许东博士告诉记者。
高血压、高血脂症、冠心病、糖尿病等都是导致脑卒中的危险因素。
脑卒中的特点是起病急骤,让人措手不及,但由于年轻人常常意识不到手麻、头晕等信号是卒中先兆,常常延误了最佳治疗时机。年轻人没有定期量血压的习惯,也很少意识到熬夜晚睡、生活不规律、工作压力大等是脑卒中的致病诱因,使得卒中越来越多地出现在青壮年人身上。
脑卒中在恢复脑血流之前,每1分钟都会死亡190万个神经元、140亿个神经突触,可以说抢救脑卒中患者,就是在与时间赛跑。能在第一时间得到治疗,不仅可以避免死亡,也能降低失语、肢体偏瘫等致残率。
需要格外注意的是,脑梗塞比脑出血更可怕。许东博士解释说,如果是脑出血,患者头痛、呕吐、意识丧失等症状出现得早,表现也十分剧烈,家人自然高度重视。而脑梗塞发病进展则缓慢得多,它往往让患者先有头晕、恶心、上下肢麻木等不适,随着血管越堵越厉害,症状才一步步明显。而青壮年人通常不会把这些状况与脑病联系在一起,因而在到达医院前,常会耽误大量时间。
脑卒中患者送医治疗的时间越早效果越好,最好是在出现信号时就去就诊,黄金时间不应晚于6小时。
脑卒中发病快、病情重、症状多变。作为宁夏脑卒中筛查与防治专家组成员,许东博士呼吁:一旦发生脑卒中再就医,只能是“亡羊补牢”,只有提前筛查,合理干预,才能最大限度减少损害。
初步筛查时,可用b超检查颈部血管,既简单又无创。若脑血管狭窄程度不太严重,可通过减少脂肪摄入、少盐饮食、适当运动等健康生活方式,配合药物治疗控制危险因素,预防脑卒中发生;若发现患者血管狭窄较为严重,可进一步做脑血管造影等检查,如果证实为中重度狭窄,则需要通过外科手术或介入手段来治疗(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和血管内支架置入术)。
据介绍,宁夏人民医院脑血管疾病中心已连续两年开展脑卒中危险因素免费筛查,完成了国家卫计委下达的6000多人的筛查工作。分析结果显示,40岁以上人群脑卒中主要危险因素分别为高血压、吸烟、明显超重或肥胖、糖尿病、血脂异常等。
专家认为,脑卒中的预防性手术治疗的效果比脑卒中发病后的手术治疗效果好,国家卫计委提出“将脑卒中防控的关口前移”,可以明显减少脑卒中发生的概率,明显延长患者的寿命和生存质量。
有些人认为,冷天儿才易发生脑卒中,热天儿没事。但有统计表明,老年人夏季中风的比例要高于冬天。
高温天气中,人体为了散热,会使皮肤血管扩张,皮下血液循环的血流量随之增加,可比正常时高出3~4倍。在这种超常的血液循环下,老人的血压很容易升高,增加了发生脑中风的危险。而当水分补充不足时,还会因血容量不足和血黏度骤增而诱发缺血性中风。
医生建议,夏季“三高”老年人要做好预防中风工作,除了按时服药之外,还要做好降温防暑,多喝白开水降低血液黏稠度。注意夏季室内外温差,正确使用空调。另外还要注意饮食调节,吃的清淡些,增加蔬菜水果,长期食用过分油腻的食物,会使血液中的脂质增多,血压突然上升,导致中风的发生。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