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莫忽视双重中风
中风是以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及并发症多为特点的常见病,其死亡率在我国仅次于恶性肿瘤,位居第二,严重威胁着中老年人的健康和生命。一说中风,人们都知道包括缺血性中风和出血性中风两大类,而对于缺血性中风和出血性中风在一个患者身上同时并存的“双重中风”(也称混合性中风),人们了解得较少,甚至有人认为二者不会在一个人身上同时存在。近年来,随着CT、核磁共振等检查手段的普遍应用,对缺血性中风和出血性中风能够清楚诊断和鉴别,发现“双重中风”并不少见,也不能忽视。
“双重中风”在临床表现上具有以下特点:多发生于老年人,60岁以上者约占半数;3/4的患者有高血压及脑动脉硬化病史,且发病之初有血压增高的征象;多数患者在活动状态下发病,安静时发病者较少;患者可出现偏瘫和意识障碍,但一般都比较轻微;头颅CT及核磁共振检查可见出血病变与梗塞病变共存,但直径多不超过2厘米。
由于“双重中风”出血与缺血并存,治疗时一定要慎重,既不能过多地应用降压止血药,也不能过早地应用扩张血管药和抗凝药,应当两者兼顾。一般来说,对“双重中风”应采取以下治疗措施,并随病情的变化及时进行调整。
发病初期和进展期,既不用止血药,也不用扩张血管药及活血化淤药。可用细胞活化剂,促进脑细胞功能的恢复,如盐酸甲氯芬酯(氯酯醒等)。
根据病情可采用脱水剂治疗,以降低颅内压,改善脑水肿,当血肿吸收后进入恢复期时,一般不用抗凝剂,应以活血化淤为主进行治疗。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