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年人不明原因跌跤 要警惕中风
中风,也即脑卒中已经成为我国第一位死亡原因,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呈上升趋势,严重危害中老年人的健康与生命。据估计,我国脑卒中每年新发病例约200万人,每年死于脑卒中超过150万人,脑卒中后存活者约有600万—700万人。在存活的患者中,约75%—80%会留有不同程度的残疾,其中重度残疾超过40%。约有1/4至1/3可能在2至5年内复发。
根据深圳市脑卒中监测系统数据资料统计,最近10年间深圳各级医疗机构共监测脑卒中发病12769人次,脑卒中发病以每年10%的增速呈上升趋势,大部分患者同时伴有高血压等疾病。专家指出,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是诱发中风的主要因素,筛查出高危人群的危险因素,警惕出现中风前的信号,可阻止或推迟中风的发生。
中风也叫脑卒中,是对急性脑血管疾病的统称,是以猝然昏倒,不省人事,伴发口角歪斜、语言不利而出现半身不遂为主要症状的一类疾病。是由于大脑里面的血管突然发生破裂出血或因血管堵塞造成大脑缺血、缺氧而引起。临床分为出血性和缺血性两大类。
出血性卒中包括临床上诊断的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两种,脑出血患者多会表现剧烈头痛、频繁呕吐、半身瘫痪甚至昏迷不醒等症状,严重者很快死亡。蛛网膜下腔出血最常见的原因是颅内动脉瘤破裂或脑血管畸形破裂引起,一般发病较急,头痛剧烈,以中青年人居多。而缺血性卒中临床常用的诊断分类名词较多,包括脑梗塞(或称脑梗死)、脑血栓形成、脑栓塞等。发生缺血性卒中一般症状较平缓,绝大多数患者意识清醒,表现为半身瘫痪或无力、言语困难、肢体麻木等。
“三高”、肥胖和吸烟被视为引发中风的危险因素。“高血压是原因,中风是后果,血压与中风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成正比。”深圳市健康教育与促进中心副主任杨国安说,高血压会使血管的张力增大,也就是将血管“紧绷”,时间长了,血管壁的弹力纤维就会断裂,引起血管壁的损伤,使血液中的脂质物质容易渗透到血管壁内膜中,这些都会使脑动脉失去弹性,动脉内膜受到损伤,形成动脉硬化、动脉变硬、变脆、管腔变窄。当病人的血压突然升高,就很容易引起中风。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