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脂肪肝的7大信号 治疗的关键及误区

发布日期:2014-11-24 00:43:36 浏览次数:1600

在公司里,老李可是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虽然四十不到,却已是公司的副总。但是,风光背后也有不为人知的苦恼,这半年,他一直为失眠发愁,原来很好的酒量没了踪影,饭吃得稍多还会觉得恶心。老李觉得可能是因为工作太辛苦,就没太在意。谁知年底的体检却让他大吃一惊:脂肪肝。医生说:“职场中人本来就是脂肪肝的重灾区。他们生活中一些不适,有可能只是‘冰山一角’,水面之下潜伏的可能就是脂肪肝。”

1.食欲不振。食欲不振是脂肪肝常见的症状之一,如果长时间食欲不振,除了怀疑胃炎以及其他疾病,也应考虑到脂肪肝的可能。

2.恶心、呕吐腹胀。轻度脂肪肝若伴有肝功能损害,可伴有恶心欲呕、厌油、上腹饱胀等不适。恶心的症状常常单独出现。

4.蜘蛛。它是皮肤小动脉末端分支性扩张所形成的血管痣,形似蜘蛛,故称蜘蛛痣,经常出现在面、颈、手背、上臂、前胸和肩膀等部位。直径可从针头大到数厘米以上。检查时用指尖或棉签压迫痣的中心,其呈辐射状的“小血管网”即可褪色,去除压力后又会出现。最常见于急慢性肝炎硬化患者,但在一些脂肪肝患者身上也可以看到。

5.维生素缺乏症。脂肪肝时由于脂肪堆积合并饮食中维生素缺乏,那么人就易出现多种维生素缺乏症。临床可见周围神经炎舌炎口角炎、皮肤淤斑、角化过度等。少数人也可有消化道出血牙龈出血鼻衄等。

6.内分泌失调。重度脂肪肝人群中有人可以有男性乳房发育、睾丸萎缩、勃起功能障碍,女性月经过多、闭经,病人体重减轻或增加等表现。

7.黄疸。黄疸是由于体内胆红素代谢障碍,致血液中胆红素浓度增高,渗入组织,将巩膜、黏膜和皮肤染成黄色所致。脂肪肝时黄疸类型常为肝细胞性,该型黄疸常伴有乏力、倦怠、食欲不振等症状。少数脂肪肝病人会出现轻度黄疸,在肝内脂肪被清除后黄疸即消退。

需要强调的是,这些蛛丝马迹并不是脂肪肝所特有的,及早发现这些早期表现不仅对脂肪肝的及早调理意义重大,对于及早发现其他更严重的器质性疾病更是大有裨益。如果出现了脂肪肝,也不必过分担心,只要及早干预,纠正不良的生活方式,大有希望恢复健康。此外,平时还可适当喝一些有保肝护肝作用的养生健肝茶。建议每天饮用3至5袋养生健肝茶,每次1至2袋用不少于300毫升沸水冲泡焖十分钟后即可当茶饮用,养生健肝茶中含有多种对肝脏调理有益的中药成分,主要成分中的溪黄草、灵芝、绞股蓝等就含有多种氨基酸和微量元素以及几十种皂甙,能抑制肝过氧化脂质的增加,调节脂肪代谢,保护肝脏。应酬多的人,酒前酒后喝两袋三奇堂养生健肝茶减少肝损伤,第二天会舒服一点。

在当下这个营养过剩的年代里,越来越多的人在体检中查出了脂肪肝。一项肝脏B超普查发现,普通成人脂肪肝的患病率接近20%。然而,大部分人却对此并不重视,认为这仅仅是一种亚健康状态。事实上在中国,脂肪性肝病已成为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肝病,是成人健康查体肝功能异常(血清转氨酶增高)的首要病因,也是隐源性肝硬化的常见原因。

面对脂肪肝的猛烈“进攻”,我们该如何做到全面、科学、有效的防治呢?对此我们请教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消化内科主任范建高教授。专家指出,科学养肝,应该掌握以下三个关键词:

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就让我们先来看看脂肪肝的危害。临床发现,有脂肪堆积的肝脏比正常肝脏脆弱,更容易受到病毒感染以及药物、工业毒物等的伤害,从而使肝损伤的发生率增高。多种损肝原因合并存在时,会加重肝炎程度和加速肝纤维化进展,致使肝病相关死亡率显著增加。此外,有脂肪肝的患者近期内发生糖尿病、高血压病,甚至心脏病的危险性大大增加。因此,一旦确诊脂肪肝,就不可掉以轻心。

对于体检中B超查出的脂肪肝,还可进一步结合抽血化验来分析其病情轻重。如果血清转氨酶持续增高半年以上,往往提示患者存在脂肪性肝炎,如果同时存在肝纤维化指标异常则说明并发了肝纤维化,故应高度重视。此外,还应定期测量腰围、血压、血脂、血糖、尿酸以及心电图等项目,以便尽早发现可能并存的内脏性肥胖、高血压病、糖尿病、痛风冠心病

认清敌人之后,我们所要做的便是预防工作。在发生肝纤维化之前的早期脂肪肝阶段,病变是可逆的,严格进行早期干预,包括调整饮食、纠正营养失衡、坚持运动以维持理想体重等,是能起到养肝作用的。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消化内科主任范建高教授指出,有些患者经常出现疲惫乏力和肝区不适,检查后听说是转氨酶增高,就认为自己是疲劳过度所致,因而一味卧床休息和多吃补品,结果适得其反。事实上,对于与肥胖相关的脂肪性肝炎患者而言,需要的是加强锻炼和节制饮食。对于有长期过量饮酒史的脂肪肝或者酒精性肝炎患者,则必须彻底戒酒,做到滴酒不沾,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促使病情好转。

关键词3:规范治疗

[1][2][3]下一页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600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