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剥除术经验探讨

发布日期:2014-11-19 21:59:20 浏览次数:1600

〈1〉切口选择:切开肌瘤表面的切口不拘泥于开腹的纵切口,可以纵、横、斜切口,甚至T型切口,依照肌瘤位置及术者缝合方便,对于未生育者尽量减少切断子宫肌层纹理从而选择纵切口,对于相邻的肌瘤可以兼顾两者从同一切口剔除。

〈2〉举宫器的应用,对于子宫前壁肌瘤我们尽量将举宫器向头侧挺起,或下压或或上扬,便于暴露切口;宫底部肌瘤则将举宫器向外下牵引从而使切口最大程度暴露在视野中,后壁肌瘤尤其中下段我们则撤出举宫器,为的是术者在缝合过程能够更灵活的自行改变子宫位置,从而最大程度便于缝合,缩短缝合时间。

〈3〉10毫米操作孔的选择:大多数术者习惯置于术者侧下方便于操作,我们置放于耻骨上处,便于扩开此切口后可以进行“进腹的双合诊”,从而达到开腹的触摸感,进而开腹的效果,尽量不遗漏小的深的肌瘤。

〈4〉子宫较大或脐耻间距离较短者,将置镜孔置于脐上2至3cm处,增大手术空间及手术视野,便于操作。

〈5〉剔除过程中,看清层次在包膜内将肌瘤一边剥离,一边止血,剥至肌瘤蒂部,若肌瘤较小,蒂部组织不多可直接用双极电凝电凝蒂部血管后,或用线结扎血管,剪下肌瘤;若肌瘤较大,蒂部组织多可先用0号线自制套扎圈套扎肌瘤蒂部两次,然后再凝切蒂部,以减少出血。

〈6〉阔韧带肌瘤及宫颈肌瘤必须注意输尿管及子宫血管走向:仔细检查子宫动脉和输尿管的位置,肌瘤剥出后需仔细检查输尿管后再止血、缝合,手术结束前要检查输尿管蠕动情况,还可用宫腔镜代替膀胱镜检查输尿管开口的喷尿情况。

〈7〉促子宫收缩止血药物的选择:我们尽量用垂体后叶素6单位稀释成15ml,注射肌瘤与子宫肌层间间隙,促进子宫平滑肌强烈收缩,可使小动脉和毛细血管收缩,从而止血效果佳,同时使肌瘤与包膜间的层次更清晰。

〈8〉缝合针线的置入,我们是自第一助手的操作孔的外下无血管区进针,持针器自腹腔内拔针,线尾留于腹腔外由助手牵制(根据瘤腔大小深度决定线尾的长度),这样进针缝合均非常方便

教训:子宫旋切器的操作孔不经意非常易割断缝合线;垂体后叶素可使小动脉及毛细血管收缩,如注入血管内有导致血压迅速升高,有生命危险可能。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600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