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误区有哪些
抗生素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误区有哪些?专家指出,慢性支气管炎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尤以老年人多见,50岁以上者发病率高达15%左右。长期反复咳嗽、咳痰、气喘,每年发作至少三月,并持续2年或2年以上,且能排除其它心肺疾病之后,即可诊断为慢支。
慢支患者难免要与抗生素打交道,公道正确使用抗生素对患者至关重要。抗生素也就是通常说的抗菌药物,慢支患者在出现咳嗽加重、痰量增加、痰液变黄变脓或有发热时,考虑合并细菌感染致慢支急性加重,就应该使用抗生素了。轻者可以口服用药,病情较重者需肌肉注射或静脉滴注抗生素。抗生素是处方药,每种抗生素均有其应用范围和副作用,患者切不可自行盲目应用。
1、非感染性因素使用抗生素。有时慢支急性发作是由烟雾、刺激性气体、过敏、严冷等非感染性因素引起,属于此种情况的一般不需使用抗生素。
2、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有的患者为防止慢支发作,用抗生素预防,笔者曾遇见常年应用抗生素的慢支患者。实验表明,慢支患者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并不能减少发作次数,但很易导致菌群失调和耐药性的产生,等到需要使用抗生素时再用则疗效不佳。而且,任何一种抗生素都有一定的毒性和副作用,尤其是对肝、肾等重要内脏的损害,可谓得不偿失。
3、缓解期应用抗生素。慢支患者假如仅有少量白色痰液、稍微咳嗽并能保持2个月以上,说明进进慢支缓解期,此期不必使用抗生素。可以进行一些力所能及的身体锻炼、预防感冒、饮食调理。也可以用一些进步机体免疫力的中西药物。
4、随意应用、随意更换或随意停止抗生素。有的患者不管病情出现什么变化,随意使用自备的抗生素,无效时随便更换另外的药物,症状一旦减轻就停用,剂量和疗程极不规则,这样既产生耐药性,又易耽误病情,是十分有害的。
5、大剂量疗效好。有的患者为了快速起效,擅自增加药量。不是所有药物的剂量和效应都是成正比的,相反,很多药物加量后毒副作用增加。况且,慢支患者多为老龄,都有不同程度的肝肾功能减退,抗生素的剂量不仅不能加大,而且应该适当减少。 更多详情可
专家提醒:固然抗生素治疗慢性支气管炎能有效的抑制症状,但是不能从根本上治愈患者,同时大量使用抗生素可引发一系列并发症。
引进的最新科研成果免疫参与疗法,能迅速清除导致呼吸顽疾的病理产物,疏通气管,修复粘膜,消炎镇咳,激活免疫系统,解除呼吸系统顽疾。重建呼吸免疫屏障,减少复发。该疗法不像西药或传统中药那样单纯杀菌,长期服用轻易产生耐药菌株,使支气管炎成为顽症。 一次性治愈支气管炎不复发!不反弹!
免疫参与疗法通过微创穴位参与技术,使免疫细胞生物线能够快速直达病灶,形成持久的攻击力,从气管到肺泡同步作用,全面消除深层的病毒,并将杀死的细菌、病毒排除体外,彻底清除体内气管炎等疾病病巢,斩除致病根源。
以上是对抗生素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误区有哪些的介绍,慢支多为长期患病者,不能以为久病成良医,而盲目使用抗生素。只有科学地熟悉抗生素,把握慢支和抗生素的特点,才能公道有效地应用抗生素这一武器为人类服务。更多详情可通过以下方式:
(编辑:袁达)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