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感染性休克
感染性休克是由各种致病菌及其毒素侵入人体后引起的以微循环障碍,组织细胞血液灌注不足,导致重要生命器官急性功能不全的临床综合征,常发生在中毒性菌痢、暴发性流脑、出血性坏死性肠炎、败血症、重症肺炎及胆道感染等急性感染性疾病的基础上,临床上以面色苍白、四肢发凉、皮肤发花、尿量减少、血压下降为主要表现。是儿科常见的危重病症之一。
感染性休克常发生在中毒性菌痢、暴发性流脑、出血性坏死性肠炎、败血症、重症肺炎及胆道感染等急性感染性疾病的基础上。
1.面色苍白或口唇、指趾发绀,皮肤发花。2.手足发凉,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延长。3.脉搏细速,血压下降甚至测不到,脉压缩小。4.尿量减少。5.神志模糊,表情淡漠或昏迷。6.肛趾温差〉6℃。
1.对早期、轻度休克,检查以血液常规检查、粪培养+药敏试验为主。
2.对晚期、重症、难治性休克,检查可包括血液常规检查、粪培养+药敏试验、中心静脉压。
3.血培养、脑脊液培养及大便培养最好在应用抗生素以前做。
4.血电解质、动脉血气分析、血球压积、血小板计数、出凝血时间、尿比重等专案应根据病情变化,重复多次测定。
1.扩充血容量,纠正酸中毒。2.解除微循环血管的痉挛。3.强心治疗。4.抗感染。5.应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6.保护重要脏器功能,防治脑水肿、心功能不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及急性肾功能不全。
感染性休克是感染性疾病发展到严重程度的表现,病情凶险,病死率高,患病后及时发现、及早治疗是避免休克的关键。病儿出现精神萎靡、神志不清、手足发凉、全身冷汗、皮肤发花、面色苍白、口唇发绀、呼吸急促等症状时,是病情危重的表现,应及时送医院抢救。家长要积极配合医护人员,如实提供尽可能详细的病史,以利于抢救。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