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风湿性关节炎可引发股骨头坏死
类风湿性关节炎简称为类风湿,是一种病因尚未明了的全身性炎症性疾病,与环境、细胞、病毒、遗传、性激素及神经精神状态等因素密切相关。以关节滑膜炎为特征,滑膜炎持久反复发作,导致关节内软骨和骨的破坏,关节功能障碍,还会波及全身其他器官。
该病又常见的小症状开始,如身体小关节(手指关节、腕关节等)疼痛,不断扩展为全身。患者以35~50岁的人居多。类风湿性关节炎至今尚无特效疗法,仍停留于对炎症及后遗症的治疗,大多数患者会通过药物治疗控制病情,达到控制关节及其它组织的炎症,缓解症状,保持关节功能和防止畸形,修复受损关节以减轻疼痛和恢复功能的目的。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患者在治疗疾病时,想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会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醋酸氢代泼尼松混悬液等药物,这些均为激素类药物,长期使用会引发身体其他部位的病变,如股骨头坏死。激素会使人体内脂肪代谢紊乱形成高血脂,股骨头内脂肪细胞膨胀,致血管栓塞或受挤压,造成股骨头内骨细胞缺血而坏死,还有一种说法是激素易造成骨质疏松,引发微小骨折,影响股骨头血运,发生股骨头坏死。
股骨头坏死的发生主要与患者使用激素类药物的种类、剂型、给药途径有关,大量使用或不定量使用、剂量增减突变等会加速股骨头坏死的发生。另外,未使用激素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也有发生股骨头坏死的可能,发生几率小。
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应从日常生活中对疾病进行防治。加强身体锻炼增强体质很重要,尤其是户外运动;避免受到风寒湿邪的侵袭;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做到劳逸结合;另外患者在治疗疾病时不应使用激素类药物,降低股骨头坏死的发病率。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