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风湿性关节炎日常锻炼不可盲目
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训练的目的,是为了使病残者无论在家庭或社会都不用依赖他人而能够独立生活。日常生活活动包括起床、穿脱衣服、清洁卫生、饮食、上厕所、上下楼梯或乘坐轮椅、收拾床铺、开关电灯、平地步行等等,这些动作的完成是维持独立生活不可缺少的。当病人经过努力能完成这些动作时,在心理上就可以建立起独立生活的信念,从而对康复治疗充满信心,最后取得治疗的成功。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病因至今不明,它对关节破坏的过程从关节滑膜开始,先是炎症改变,随后出现滑膜的肉芽组织增生,呈绒毛状,肉芽毫无顾忌地侵袭关节的软骨面、软骨下的骨质、关节囊,直至关节周围的韧带和肌腱组织。发展到后期,不可避免地发生关节脱位、畸形和强直。我们强调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既要做好日常的运动锻炼,但是又要掌握日常的活动量,这两者看似好像是矛盾的,其实不然。
日常生活活动,应根据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不同的情况进行训练,如尚无明显关节活动功能障碍时,应做活动幅度较大的生活上的自我服务动作;如已有明显的功能障碍时,要重点保持洗漱、吃饭、步行、上厕所等功能;已有支撑或行走困难时,应首先教病人学会正确地使用拐杖、轮椅和其他工具;在日常生活活动训练有困难时,还可配合使用自助装置。
我们了解到,有不少病人是因疼痛而不敢活动,为了保持一种能减轻疼痛的姿势,以致使关节的活动受到限制。这里就有一个如何正确掌握活动量的问题。这个问题要辩证地对待。总的原则是:处在炎症活跃期的关节如血沉明显增快,局部肿痛明显,应适当休息,这样不仅可以减轻疼痛,还可以防止炎症的扩散,延缓、减轻炎症对关节的破坏;炎症静止期则主张作一些关节负重小或不负重的活动如仰卧在床上作镜关节、膝关节、踝关节的屈曲运动,目的是增强肌肉、韧带的力量,防止关节挛缩畸形,活动量由小到大,活动时间逐渐增加,循序渐进。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