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腹泻不建议用止泻药
■护理
日前,5岁的小力因腹泻不止,被妈妈带到银川市第三人民医院儿科看病,医生诊断为急性细菌性腹泻。小力的妈妈推测,儿子的病应该是吃了隔夜的凉拌菜导致。银川市第三人民医院儿科医生季立洪提醒,夏季来临,肠胃疾病和消化系统疾病进入高发期,儿童由于抵抗力较弱,更容易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病症。因此,妈妈们在夏季对宝宝应该更多小心与呵护,尽量让宝宝远离腹泻。
宝宝腹泻找原因
季立洪医生介绍,导致孩子腹泻的原因有多种,因致病原因可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非感染性腹泻主要是因为吃了生冷、刺激性食物或不易消化的食物所引起,这在夏季尤为常见。感染性腹泻也可分为病毒性和细菌性两类。
一般来说,患上感染性腹泻宝贝的便便会出现粘胨、带血等情况,多为稀稀黏黏状。非感染性腹泻多是消化不良以及着凉引起的,如果家中的宝贝是“贪凉型”,父母可就要提高警惕了。冰饮料、冰水果及生冷菜肴都是引发小儿腹泻的“地雷”,一旦孩子消化系统较弱时,就会“引爆”腹泻。
腹泻“禁食”不科学
别以为孩子拉肚子就该饿着。一些父母一看到孩子腹泻,就对孩子实行“禁食”。季立洪提醒,这个方法并不科学,特别是对于非感染性腹泻的孩子而言,他们的肠道系统并没有被细菌影响,消化功能还是很好的,如果被“禁食”,可能会导致孩子在饥饿状态下增加肠蠕动,反而易使腹泻加重。此外,长时间的饥饿,会使宝宝的营养摄取不足,使免疫力下降,不仅不利于病情好转,反而可能造成反复感染、合并感染。
正确的做法是,在腹泻期间可以给孩子选择稀饭、烂面条等相对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需避免高蛋白、高脂肪以及油腻的食物。对于小婴儿,应该继续母乳喂养或稀释配方喂养2~3天,随后逐步恢复正常饮食。
小儿腹泻不建议用止泻药
儿科医生建议在一般情况下最好不要给孩子轻易使用止泻药,孩子出现腹泻后可以分不同情况采取综合治疗:如果孩子便便只是稀糊状,并不伴有发热等病情,没有其他症状,建议采取护理治疗调理肠胃功能。
如果孩子是感染性腹泻,大便有粘胨甚至伴有出血则要做抗感染治疗;如果便便比较稀可以选择一些肠黏膜保护剂如蒙脱石散。爸爸妈妈应当鼓励孩子尽量多喝米汤加盐或口服补液盐,以免发生脱水。给宝宝解决腹泻问题时如果滥用止泻药,可能有会造成一定的副作用。尤其是对于小婴儿,止泻药会抑制肠道内毒素的排出,加重病情。
什么状况下要送宝宝去医院?
季立洪医生建议,如果初步判断宝宝腹泻症状不重,宝宝精神好,没有脱水症状,能吃能玩,可以暂时不用去医院。但出现以下情况要立即去医院:
★严重的呕吐,不能进食。
★阵发性哭闹,尿少,呕吐等精神很差,面色改变。
★严重腹泻,每次量多或次数很多,送宝宝去医院时要及时把大便搜集带到医院。
★小于1岁的宝宝。
温馨提示:宝宝腹泻恢复需要时间,家长不要过分急躁。建议大孩子最好在家吃药多观察两天。对于2岁以下的宝宝,不建议在家中长时间观察,要及时带宝宝去医院检查。
本报记者刘威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