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热带性口炎性腹泻

发布日期:2014-11-28 11:57:12 浏览次数:1600

多数有浅表性胃炎,少数有萎缩性胃炎,胃酸分泌减低,20%的病人完全无酸,以致铁及维生素B12 吸收障碍。小肠黏膜绒毛变形、粗大、变平、不规则。根据222 个活检标本分析其黏膜形态如下:指状4%,叶状40%,脊状26%,卷曲28%,扁平2%。镜检空肠黏膜活组织检查,一般腺窝变长,绒毛变厚变宽,腺窝细胞胞核肥大,嗜银细胞增加,但Paneth 细胞正常。上皮细胞大小不等,呈四方形甚至变成扁平形。杯细胞在黏膜表面减少,但腺窝内增加。上皮细胞酶活力减低,有炎性细胞浸润。电镜检查可见微绒毛不规则,成团或分段。微粒体和线粒体均增加。由于肠黏膜的器质性改变,不但营养物质不能吸收,反而丢失大量蛋白及盐类。1/3 的病人有脂肪便,与饮食的脂肪关系密切。另外也与脂肪种类有关,长链脂肪不易吸收随粪便排出,

热带性口炎腹泻的检查

中链脂肪易吸收不致引起脂肪便。用I31I-PVP 或白蛋白试验证明肠道丢失蛋白。口服蛋白耐量试验,也说明吸收延缓。当然低蛋白血症的原因还不止于此,因为这些病人,食欲不好入量减少,加之肝功不良蛋白合成也减少,1/2 的病人葡萄糖耐量试验不正常,其他乳糖及蔗糖耐量试验,均说明吸收功能减低。木糖吸收试验,300 病人中有94%尿排出量减少,说明单糖吸收也受到影响。维生素A 吸收试验不正常者占3/4。维生素B12 吸收不正常者占59%~65%。叶酸吸收不良以致引起大细胞性贫血。根据6 位作者576 例慢性热带性口炎性腹泻的统计分析,空肠黏膜病变与营养物质的吸收关系密切。空肠有病变者占73%~100%;脂肪吸收障碍占50%~90%;木糖吸收障碍占73%~100%;维生素B12 吸收障碍占65%~100%。

诊断:临床出现腹泻,有热带地区居住史应怀疑本病,小肠吸收功能试验和活组织病理变化有助于进一步确诊。

实验室检查:巨幼红细胞性贫血,血清胡萝卜素、维生素A、白蛋白、胆固醇及钙常低于正常。D-木糖试验吸收试验示吸收减少。24h 粪脂肪测定不正常,脂肪泻见于50%~90%,是肠细胞转运缺陷的结果。乳糖氢呼气试验阳性。维生素B12 吸收试验呈异常,但抗生素治疗后,维生素B12 吸收迅即恢复正常。葡萄糖耐量试验低于正常。氨基酸和二肽、叶酸吸收均减低。钙的吸收也降低,部分是因为维生素D 缺乏。部分可有蛋白质丢失性肠病,低白蛋白血症。

其他辅助检查:

热带性口炎性腹泻

1.X 线 早期,空肠可有显著的结构异常,但以后可累及全部小肠。

2.组织学 可见隐窝伸长,绒毛变宽、缩短,固有层有慢性炎细胞浸润和上皮表面异常。10%患者的黏膜可完全扁平。光镜下基底膜增厚,电镜见一种致密物质在邻近正常基底膜层积聚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600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