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痛可能是情绪不良惹的祸 焦点新闻 南方网
39岁的徐先生从16岁开始,肚子就莫名其妙地痛。20多年来,他到处求医问药始终找不到答案。连他都记不清去过几家医院,每次检查结果都是“一切正常”,但却要忍受腹痛的突然袭击,甚至被疼痛折磨得满地打滚。所幸的是,前不久医生帮他找出了病因:没有原因的原发性腹痛,也就是所谓的“情绪性腹痛”。
医生介绍,徐先生所患的这种原发性腹痛并不常见,它的发病原因和我们的精神情绪有一定关系,比如,有时情绪紧张会引起腹痛,有些孩子考试压力大也会觉得肚子痛,就是这个原因。不过,大多数人的腹痛都属于暂时的,或者一过性的,像徐先生这样的极端案例还是不常见的,在所有腹痛原因中只占3/1000。
很多如徐先生一样的病人花了很多时间,却一直也找不到病因,为此吃足了苦。情绪性腹痛似乎与紧张、忧虑或抑郁有关,它的病理生理还尚待研究。造成精神紧张的因素是相对的,对腹痛敏感的患者似乎更容易紧张,可能是由于家里的事情(如最近生病,经济问题,分离和丢失)或工作学习的事情(如担心自己的表现,与教师和同学间的相互关系),或与以前存在的问题相混合,而更加容易引起紧张。
王文辉打比喻说,人体就像电脑,也分硬件和软件,如果检查不出问题,那只能说明硬件完好,这时病人就应该考虑是不是软件出了问题。人体的胃肠就是人体的第二大脑,布满了丰富的神经感受器,情绪的波动也会反应在胃肠的变化上。同时他还给出建议,不要一有腹痛就先想是不是得了情绪性腹痛,而是要对身体进行检查,才能确定病因。
很多人觉得自己的胃、腹部时不时感到痛,心情不太好,看到了情绪性腹痛这种病,终于“恍然大悟”,医生提醒,心情不好不止会引起情绪性腹痛,某些疾病如胃溃疡、胃出血等也有腹痛的症状,切莫混淆。
专家指出,胃溃疡等胃部疾病主要是长久不规律的饮食和作息再加上情绪的作用而导致,发病都是有一个周期,会随着季节和情绪的变化而变化,疼痛的性质因个人体质而有所不同,不论轻重,都应予以重视,尽快去医院检查,以免错误判断,加重病情。
如何区别二者也是至关重要的。胃溃疡多为慢性病,疼痛点多为剑突下(即通常所说的心窝窝)正中或偏左,疼痛范围一般较局限,同时也影响消化。而情绪性腹痛无固定部位,也无明显压痛点,可持续数分钟到数十分钟,程度可轻可重。常伴有紧张不安、失眠、头痛等症状。
专家提醒,可别以为只有大人才会有情绪性腹痛,小孩子也会患此病。儿科医生吕兴介绍,前来看此类病的患者多为小学生。人们往往认为只有成年人才会患情绪性疾病,而小儿尤其是婴幼儿他们不懂事,“心病”是摊不到他们头上的。
但现在的医学研究发现,“心病”同样可以缠上小儿。尤其现在小孩的学业压力越来越重,担心自己的表现,处理同学、老师和家长间的关系等问题会让他们的精神越来越紧张,而精神性腹痛就是“心病”的一种,这种腹痛多因情绪波动而发生。
真出现了情绪性腹痛怎么办?应该吃什么药?如何紧急缓解疼痛呢?
专家分析,以小孩子为例,有时不想上学或者不想吃饭,在父母紧逼的情况下会出现短暂的腹痛情况。出现这种情况,言语暗示性的治疗远比药物效果更好,要安抚小孩的紧张情绪,可以给孩子喝些糖水或吃一点维生素,取得孩子的信任和依赖,主要是平复孩子的情绪,往往休息一会儿腹痛便可缓解。当然,在孩子紧张焦虑之时,大人也要做到及时沟通、平等交流,并教会孩子一些放松技巧,如深呼吸、慢跑、睡前洗热水澡等。多给孩子自由的空间及表达愤怒的机会。在孩子紧张时,讲道理往往不是太有效,这时有趣的玩笑和幽默的语言往往更能起到好的效果,这样也有助于拉近亲子关系。
对于成人来说,调整心态最为关键,或者换一种方式梳理心中的负面情绪,比如记日记,运动以及聊天等方式。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