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肝癌病人的吐血便血

发布日期:2014-10-29 13:48:12 浏览次数:1600

临床中,部分肝癌病人会突然出现吐血便血,导致病情迅速恶化,这是为什么呢?有什么规律可寻吗?能不能预防?出血后又应如何处理?这是肝癌病人和家属都非常关心的问题,现就此谈点个人看法供参考。

凡有硬化的病人,由于肝硬化导致血液流通不畅而形成门静脉高压,导致门静脉系的胃冠状静脉与腔静脉系的食管静脉、肋间静脉、奇静脉沟通扩大而形成静脉曲张,用通俗语言表达即与肝脏直接连通的胃底静脉的流通就会直接受阻,久而久之,由肝硬化导致血液流通不畅的胃底(食管)静脉就会引起曲张,即变曲(即食管下段静脉和胃冠状静脉曲张),就象树根进入石缝一样。随着时间的推移,变曲的血管的曲度越来越大,血流越法受阻,如此恶性循环,胃底(食管)静脉曲张越来越严重。这时,若出现严重的呕吐现象(直接引起胃部的严重痉挛),或食用了生硬的食物导致直接对胃底(食管)曲张的血管磨擦刺激及胃液腐蚀,或者说曲张的血管已扩张到超越自身的承受程度,胃底(食管)曲张的血管就会出现破裂,导致上消化道大出血。大量热血直接刺激胃脏引起呕吐(即吐血),或通过消化道排出,即便血。这就是导致肝癌病人吐血便血的主要原因。

临床上凡肝硬化的病人,都会出现胃底或食管静脉曲张,这是病情本身引起的,无法避免。一般而论,肝硬化2-3年后,胃底静脉开始出现曲张,随着时间的推移,曲张逐渐加重。所以,肝硬化病人要进行适当的治疗,平常也要适当服用一些活血散瘀的药物,尽可能地延缓胃底静脉的曲张。

长期肝硬化的病人恶变成肝癌后,要注意B超检查时的报告单,看上面所描述的胃底(食管)静脉曲张的程度,一般B超报告上都会注明,如“门脉高压,胃底静脉曲张”,“胃底静脉严重曲张”等。这时,病人就应加以注意和预防了。

由此可见,肝癌病人出现吐血便血几乎都由肝硬化引起,由于病人本身的病情,病人一旦出现大出血,会导致病情迅速恶化,尤其是会由此引起腹水,且每次出血,又都会导致腹水再起或加重,直至无法收拾。所以,临床上肝癌病人出现较大量的吐血便血,即预示预后不良。

由于阴虚则火旺,火旺则迫血妄行。所以,若病人属阴虚体质,出血的可能性更大。

(1)所服用的中药方剂中,要加入凉血止血,降低门脉高压的药物。

(2)日常饮食以流质半流质为好,严禁食用生硬的食物,就是某些水果,如苹果雪梨等,也要咬碎再吞下。

(3)尽可能避免呕吐现象,避免剧烈活动和急速的弯腰,避免长途跋涉。

(4)酗酒、吞服强酸、强碱、腐蚀剂,服用阿司匹林、保泰松等消炎止痛药均可诱发呕血,所以要注意避免使用。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600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