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性尿路感染
临床表现 编辑本段 复杂性尿路感染
尿路感染的临床表现比较广泛。尿路感染根据感染部位不同,可分为肾盂肾炎、膀胱炎、尿道炎;根据有无尿路功能或器质上的异常,又有复杂性和非复杂性尿路感染之别;根据炎症的性质不同,又可分为急性和慢性尿路感染。但尿路感染仍有它的共同临床表现:
(1)尿路刺激征,即尿频、尿急、尿痛、排尿不适等症状。这些症状,不同的病人表现为轻重程度不一。急性期炎症患者往往有明显的尿路刺激征;但在老年人、小儿及慢性尿路感染患者,则通常尿路刺激症状较轻,如轻度的尿频,或尿急,或排尿不适等。
(2)全身中毒症状,如发热、寒战、头痛等。主要见于上尿路感染病人,特别是急性尿路感染及伴有尿路梗阻的病人尤为多见。
(3)尿常规检查可有白细胞、红细胞甚或蛋白。
(4)血常规可能有白细胞升高。
(5)尿细菌培养阳性。
病因 编辑本段 复杂性尿路感染
引起尿路感染的因素很多,与尿感有关的病因可归纳如下:
(1)上尿路感染在女性极为常见,主要由于女性尿道短,细菌上行较男性更容易。另外,女性尿道口有大肠杆菌存在,性交是引起感染的重要原因。
(2)据报道:一般有4.5%孕妇有细菌尿,其发病率较无妊娠的同龄女性组高,年龄大的孕妇和经产孕妇的发病率更高。因此,妊娠是尿感的重要诱因。
(3)尿路梗阻是诱发尿感易于上行感染的重要原因。据统计,尿路梗阻者的尿感发生率较无阻塞者高12倍。由于结石、肿瘤、尿道狭窄、前列腺肥大、女性膀胱颈梗阻、包茎、神经性膀胱、膀胱憩室、肾下垂等原因,出现尿流不畅,细菌不易由膀胱排出而大量繁殖,易发生感染。
(4)尿路畸形或功能缺陷,如肾脏发育不全、多囊肾、髓质囊性病、铁蹄肾以及其他肾、肾盂、输尿管畸形或膀胱输尿管反流(即排尿时,尿液从膀胱逆流至肾盂的反常现象)等,都易发生感染。
(5)糖尿病并发尿路感染的机会较多,是由于尿中的葡萄糖为细菌提供了营养。这类患者一旦发生尿感,则容易并发肾盂肾炎,甚者可发生急性肾乳头坏死,因此,对糖尿病患者,应避免使用尿路器械。
(6)其它因素:①全身性疾病,如重症肝病、慢性肾病、晚期肿瘤及长期使用免疫抑制药物等,使人体抵抗力下降,易于发生尿感。②妇科炎症、包皮炎及前列腺炎等,是尿感最常见的诱因。③高血压和血管疾患引起肾血流量减少者,易于感染。④低血钾、高血钙和滥用止痛剂等所致的肾损害,亦易于发生尿感。⑤导尿和作泌尿道器械检查,会损伤尿道粘膜,还可将尿道口的细菌直接带入膀胱。据统计,即使在严格消毒下,一次导尿引起尿路感染的机会为2%左右,留置导尿管4天以上者,可高达90%,连续留置导尿管10天后,尿路必然受感染。 ⑥滥用非那西汀者,可发生肾乳头坏死,病变的肾组织更易感染,可能是由于防御机能受损之缘故。
治疗 编辑本段 复杂性尿路感染
尿路感染的治疗目前多采用分型治疗,即将尿路感染分为膀胱炎、急性肾盂肾炎、男性尿路感染、复杂性尿路感染、妊娠合并尿路感染、无症状细菌尿等不同类型给予相应的处理,使治疗更有针对性。 (1)膀胱炎:多见于年轻女性,仅为膀胱粘膜的表浅感染,亦称下尿路感染。患者有明显的膀胱刺激症状而无发热,尿内白细胞较多,即可诊断为单纯性膀胱炎,可予短程抗菌药治疗,无需尿培养。短程抗菌药治疗包括单剂疗法、3天疗法和7天疗法。单剂疗法是一次服用大剂量的抗菌药,如复方新诺明5片或诺氟沙星1.2g,其优点是经济、简便而药副反应少,但治愈率比3天疗法低,而复发率高。7天疗法的疗效与3天疗法相似。短程抗菌药治疗后1周,复查尿培养,如为阴性则属治愈;如为阳性则按急性肾盂肾炎治疗。
(2)急性肾盂肾炎:属上尿路感染,除尿路症状外,大多有高热等全身症状。在给药前应先作尿培养,病象较轻者可选用喹诺酮类药口服,病象较重者可选用诺氟沙星、氨苄青霉素加庆大霉素、氨苄青霉素加舒巴坦、头孢三嗪等抗生素静脉注射。待有尿培养报告出来后,根据药敏调整用药。治疗急性肾盂肾炎应连续给予抗菌药10-14天,疗程结束后1周和1个月分别作尿培养,如菌尿持续存在,宜继续使用抗菌药4-6周。如抗菌治疗72小时发热不退时,除调整用药外,可作泌尿系B超及同位素肾图,以排除尿路梗阻性疾病。
(3)妊娠尿路感染:妊娠初3个月的孕妇中约20%—40%可检测到无症状性菌尿(细菌数10~efu/m1)。菌尿的细菌大多是大肠杆菌(80%),余为克雷伯杆菌、变形杆菌、肠球菌等。近年来妇女尿道炎、宫颈炎感染衣原体者日渐增多,应予注意。孕妇是处于相对的免疫抑制状态,有菌尿的孕妇如不治疗,其中有30%可引起急性肾盂肾炎,对母体和胎儿都可造成影响,如早产或死产。因而在妊娠期监测、防治无症状性菌尿有重要意义。第一次产检和妊娠28周时应常规作尿培养检查。
多数抗菌药物对胎儿和母体有毒副作用。目前认为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和红霉素等在孕期中可安全使用。治疗无症状菌尿可给头孢氨苄7—10天,菌尿转阴后每月作尿培养1次直至分娩;每次性生活后即服单剂头孢氨苄预防之。孕期中如发现有衣原体感染应积极治疗,可予红霉素7—10天,以防未足月胎膜早破、低体重儿、新生儿鼻咽炎、肺炎、结膜炎等并发症。
(4)无症状细菌尿:无症状菌尿是指连续两次清洁中段尿培养细菌数10cm/ml,而临床上无明显尿路感染的症状及脓尿。无症状菌尿发展成为有症状的尿路感染或导致并发症的可能性有多大尚不清楚。因而这些病人是否需要抗菌治疗尚有争议。一般认为有尿路解剖异常(如多囊肾、海绵肾)、梗阻(如尿石)、准备作尿路器械检查者或伴有妊娠、糖尿病、肾功能不全、肾移植者、使用免疫抑制剂者等,应给予抗菌药物治疗。
方法
[1]“HLE免疫修复清毒疗法”采用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航天信号精准定位技术,精确诊断疾病类型,确定病损程度和病变情况,并利用智能软件和带有智能芯片技术的智能电极控制,将所属疾病的所有信息进行电子储存。为专家的诊断提供最全面、最可靠信息,从而精确诊断出病原体的类型,便于对症施治,彻底杜绝误诊、漏诊的发生。
预防 编辑本段 复杂性尿路感染
一.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睡前、便后应用温水清洗下身。清洗顺序应先洗外生殖器,后洗肛门,避免交叉感染。有条件者可用千分之一至二的高锰酸钾温水清洗,则效果更佳。已婚夫妇双方均应养成每晚清洗的习惯,毛巾、水盆、脚布应分开,洗脚与洗外阴的脚布也应分开。要适当控制性生活,因为频繁或不洁的性生活会导致尿路感染。有条件者,房事前男女双方都应先洗澡,或者用温水清洗下身。房事后女方应排空膀胱,可起到冲洗尿道,减少感染的作用。
二.外出旅游、乘车、开会等时间较长者,应先解小便,不可憋尿,要勤排尿,过度憋尿会造成尿液浓缩而刺激膀胱粘膜,导致发病。要养成多喝开水的习惯,每天喝水量应在1500至2000毫升。多喝水能增强利尿作用和肾脏的免疫功能,起到冲洗尿道的作用,有利于细菌和毒素的排出。多食新鲜水果和果汁饮料,使尿液处于偏碱状态,使细菌不易生长繁殖。尽量避免导尿或尿路器械检查。
三.急性期一般在1周内应卧床休息,症状控制后可在室内活动,第二周可逐渐过渡到半休、全日制工作。平时要注意劳逸结合,过度劳累或病后休息不好会导致感染复发和转变为慢性。
四.饮食宜清淡,多食富含水分的新鲜蔬菜、瓜果等,如西瓜、冬瓜、黄瓜、鲜藕、梨、赤小豆等。禁食葱、韭菜、蒜、胡椒、生姜等辛辣刺激性食物,减少对尿路的刺激。戒烟禁酒。忌食温性食物,如羊肉、狗肉、兔肉及肥甘油腻之品。
参考资料: 1. 治疗尿道炎专业的医院 . 北京中山医院 . 2014-6-12 . [2014-6-12] 词条标签: 健康 医学 医学名词 卫生保健 应用科学 疾病 科学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