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静心收胃消除节后综合症 多吃果蔬为身体

发布日期:2014-11-29 15:07:02 浏览次数:1595

“不想上班”、“头昏脑胀”、“失眠疲倦”、“吃什么都没胃口”……这几乎成为春节长假之后最流行的办公室用语。专家介绍,这就是所谓的“节后综合症”,若想尽快克服这一症状,生理和心理上都要双调理。

成因

不是病症但不要小看

昆明市中医医院心理科副主任医师宋慰春告诉记者:“其实‘节后综合症’并不是一种病症,而是人们对一种社会状态的约定俗称。大多数上班族平时受工作时间的制约,朝九晚五,工作和生活规律性比较强。一旦进入节日长假状态,人们本能愿望得到释放,非常容易出现过度放松的情况,特别是春节七天长假,国人往往把一年的愿望都集中在这个时段来实现,家庭欢聚,熬夜守岁,疯狂购物等。而七天的放松后,人们又要回到紧张的工作状态中,这样一来,张弛不能协调,就产生了所谓的‘节后综合症’。”

“我们常说:‘快乐的星期五,恐惧的星期天’,其实节后综合症在我们平日的周末也有。”昆明医学院护理学院副院长唐萍芬教授表示:“相对于周末后出现的症状,春节后人们所面临生理和心理的问题无疑是加倍的。由于人们在七天假期里过度娱乐,加之春节期间的暴饮暴食,让人们在精神上过度放松,身体上却过度负重。尤其是平时常要轮值夜班的工作者,更容易产生节后综合症。”

症状

生活紊乱恐惧上班

“恐惧上班,成为节后综合症最突出的症状。”宋慰春分析道:“经过连续几天的吃喝玩乐,许多人再回到工作岗位就不能适应,一些上班族还出现了焦虑、郁闷、烦躁等情绪,甚至对上班怀有恐惧的心理。这是因为在长假期间人们对自己的生活没有计划,生物钟已经打乱了。到了上班的时候,生物钟调节不过来才会出现此类症状。”

“此外,由于长假玩乐过度,甚至通宵喝酒打牌等,不给身体充分的休息时间,正常生物钟的打乱,还会造成植物神经系统紊乱,结果‘睡眠紊乱’也就随之而来。”宋慰春补充道。

唐萍芬也分析道:“春节是最容易暴饮暴食的节日,我们可以大鱼大肉、大吃大喝。然而这种享受却造成节后厌食消化不良等各种饮食麻烦。再加上春节期间人们的运动量大大减少,这样容易造成代谢紊乱,脾胃失调。”

“尤其我们云南人,春节期间一定要吃‘长菜’,传统是从初一吃到十五。但由于食物发酵过度,加之今年春节气温较高,食物很容易变质,所以食用后很容易引发肠胃疾病。每年春节过后,许多医院接诊的患急性肠胃炎、胃粘膜出血、酒精中毒等疾病的患者都比平日增多。”

对策

调心理“气沉丹田”平和心绪

其实,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在节假日后恢复正常工作,只要顺其自然调整心理,一周时间左右就能顺利进入工作状态。但对于一些节后综合症症状突出的人,宋慰春也给出了调理的方法,让他们能尽快找回工作状态。

“首先,我们应当再次思考自己的工作目标。春节过后,春天就将到来,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人们在一年初期,制定新的目标,加强心理自我暗示,认清工作对实现既定目标的重要性。然后适当调整工作节奏,逐步进入工作的状态中。”

“能真正淡忘过节中的兴奋愉悦,把心思放到工作中,人们可以进行‘腹式呼吸’进行调理。腹式呼吸也就是深呼吸,通过慢呼、慢吸,深呼、深吸的方式,让气沉丹田。人们在这个过程中,把自己放松下来,让情绪平和,也消除对工作的紧张恐惧。同时,深呼吸能有助睡眠改善。这样不需要额外成本支出,操作方法简单,适用于每个人心理调整。此外,还可以通过音乐、推拿等辅助手段,缓解大脑压力,促进疲劳的恢复。如果症状严重者,也可以到医院咨询心理医生。”

强身体瓜果鲜蔬为身体“刮油”

“用云南人的话来说,过年吃得太多,年后我们就需要‘刮油’,排出身体毒素,减轻身体负担。”唐萍芬支招到:“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逢年过节餐桌上都是佳肴美味。过年七天,几乎家家户户都在吃上下足了功夫,但吃得太多太好也并非好事,高热量高脂肪的食品,不仅影响胃肠吸收,更容易造成心血管病、肥胖等问题。所以,过年后,人们不仅要‘收心’,也要‘收胃’。”

“云南得天独厚的气候资源,尤其是冬末春初,各种新鲜蔬果都十分可口,尤其以白萝卜最为突出。白萝卜不仅能生津止渴,更能清心去油。此外,山药、苦瓜、绿豆等蔬菜也都是对身体有益的食物。一些有宗教信仰的人,每个月都会选择一两天吃素,其实能让身体很好地排毒。肉类食物属酸性,而素食属碱性,节日过后,体内酸性过多,就需要摄入碱性食物来平衡。”

“节日过后,要减少应酬,减少食用大鱼大肉,也要合理每日用餐的时间和次数。尤其是宵夜应当尽量避免,多喝水,增加身体排泄,拒绝高糖高热量的食品。如果肠胃问题严重的人,也可以适当吃一些健胃消食片或山楂片。同时,增加活动,适当让自己心跳加快、出汗,整个身心都‘运动’起来,这样胃口也会得到逐步改善。”蒋南杰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595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