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脊椎结核并发截瘫

发布日期:2014-11-28 17:59:05 浏览次数:1600

内充满脑脊液。L2~S2水平的蛛网膜下腔较宽大称终池,此处脑脊液较多,腔内仅有马尾和终丝,腰穿和麻醉即经此腔进行。

②硬脊膜外腔 在硬脊膜与椎管之间的腔隙。腔内充满脂肪组织和静脉丛,腔内呈负压状态。

(3)椎内静脉丛 位于硬脊膜外腔内,分为前、后二丛,分别位于椎管的前壁和后壁上,接受椎骨和脊髓回流的血液,汇入椎间孔处的椎静脉,该静脉在颈部注入椎静脉,在胸部流入奇静脉和半奇静脉,在腰部汇入腰静脉。

3.脊髓的血液供应 脊髓的血液供应主要来源如下:

(1)脊髓前动脉 发自动椎动脉,左右汇合成一支,位于脊髓前正中裂下行,沿途发出分支穿入脊髓,达到前角、侧角、中央灰质、脊髓前束和侧索深处,供应脊髓全长前2/3。

(2)脊髓后动脉 该动脉自椎动脉或小脑后动脉,左右各一支沿脊髓后根内侧后外侧沟下行,并与各节段和后根动脉相吻合,主要供应脊髓的后1/3。

(3)动脉冠 又称冠状动脉,系脊髓前、后动脉和根软膜动脉的分支在脊髓表面相互吻合的血管丛、冠动脉在颈、腰膨大处较为密集,在胸段较稀疏。动脉与脊髓表面成垂直。发出分支沿软脊髓隔进入脊髓。

(4)根动脉 分别自颈升动脉、肋间动脉和腰动脉发出,经椎间孔入椎管与脊髓前、后动脉吻合、使脊髓前、后动脉在下行过程中不断得到血液的补充和加强。脊髓不同来源的血液,供应前根动脉能抵达脊髓约束6~10支,位于颈髓有0~~6支。位于颈髓有0~6根,胸脊髓2~4根,腰脊髓1~2根,其中一粗大的前根动脉称腰膨大动脉(Adamkiewiez动脉)。后根动脉约有10~23根,分布脊髓背侧,并与一对脊髓后动脉吻合。根动脉在胸腰段往往左侧多于右侧。

脊髓各段间不同来源血液供应的移行区,最易发生缺血障碍。如脊髓胸上段主要由肋间动脉分支供应,当相邻数支肋间动脉受损伤或被结扎时,脊髓前动脉分支供应该节段脊髓血液不足,特别是第四胸节脊髓最易受损。同样,第一腰节也是上、下根动脉分布的和移行区,易被损害(图1)。

图1 脊髓的动脉血供应模式T4L1系相对缺血区

二、脊椎结核并发截瘫的原因和分型

截瘫的分型目的在于为选择治疗的方案,比较治疗效果和判断预后提供客观依据。

1.病变活动型截瘫

病灶中的腔液、干酪物质和肉芽组织(软性致压物)脊髓受2~2.66Pa(15~20mmHg)压力;死骨或坏死椎盘(硬性致压物)局部血管栓塞脊髓水肿;极少病例由结核性肉芽组织穿过硬膜、引起结核性脊腊脊髓炎(Hodgson等1967)等综合性原因致使截瘫。这类型约占截瘫病例的89%,除血管栓塞和结核性脊髓炎病例外,治疗效一般较好(图2)。

图2 脊椎结核截瘫分型

脊椎病变活动型截瘫 ②脊椎病变治愈型截瘫

2.病变治愈型截瘫

在病晚期可由椎管内肉芽组织纤维化瘢痕包绕脊髓外,椎体病理性脱位或半脱位,特别病变在颈胸段上段胸椎和胸腰段为甚。脊椎发生后突畸形,合椎管拉长,脊髓过度延伸紧张跨于椎管前方的骨嵴上,萎缩或变性,磨损等多种原因引起瘫痪。这类约占截瘫病例11%,预后不佳。

【临床表现】

脊椎结核病灶活动截瘫,通常有倦怠无力,午后低烧和盗汗等结核病全身中毒症状,藉之区别其他病因的截瘫。骨病灶治愈型病人,全身结核性症状多不明显。

1.运动障碍

通常是先有脊椎结核后出现截瘫,少数病例以截瘫为首发症状来就诊。截瘫进展多较缓慢,早期先是脊髓传导束障碍,表现下肢肌肉自发抽动,步态笨拙,无力,易跌倒。脊椎结核合并高位瘫痪者,上肢和胸~壁肌肉瘫痪,肋间肌麻痹后,胸式自主呼吸减弱,靠膈肌活动维持气体交换。病人长期平卧,排痰无力,年长者易并发肺不张肺炎。应该预防。病理反射阳性,腱反射亢进,髌腱和跟腱阵挛等。截瘫进展的过程,多由痉挛轻瘫,转变为痉挛性伸直型截瘫,随后是痉挛性屈曲型截瘫,这时提示椎体束和椎体外束传导完全受压。最严重者,病人由痉挛性截瘫迅速转变为驰缓性截瘫,犹如脊髓休克

2.感觉障碍

一般下肢运动障碍较重之后,才出现不同程度感觉障碍。感觉分为浅、深两组,浅感觉有痛、温、触三种。深感觉包括震颤觉深触觉和位置觉。感觉障碍轻者感觉过敏,如患肢冷、热、痛觉过敏较重的感觉迟钝,严重的感觉消失。感觉平面的确定很重要,可用以明确脊髓受压的平面。颈2~3~4构成颈丛,支配枕部、颈部、颈前部及前胸第二肋骨以上的皮区,颈4~胸1病变感觉障碍平面在第二肋骨。胸3~4感觉障碍平面在乳头水平,胸6病变平面在剑突,胸9在脐孔,胸12病变在腹股沟。膀胱和肛门括约肌功能障碍,肢体远端位置觉和震动觉最后消失(图1)。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600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