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关于青春的绝望感 评论

发布日期:2014-10-26 00:06:41 浏览次数:1595

有人说海子的诗歌写作其实尚处于依赖青春激情的业余写作阶段。我不太同意也不喜欢这个说法。海子的诗歌的确让人觉得充满了蓬勃的青春力量与激情,但认为他仅仅依赖青春激情写作,这就等于说他的诗歌才华以及诗歌价值实际没有我们想得那么高。但是,从某个层面来说,我觉得青春激情是构成海子诗歌特点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在我看来,海子作品里提及的太阳,王,王座,弥漫的悲哀绝望情绪以及一切仿佛处于末日的氛围,根本上说,都是被尚处于青春里的年轻诗人浓烈渲染的虚幻的东西。这些东西,出现在诗人的某些诗歌里,我甚至觉得它们已经不能称之为意象,应该叫做幻象。当然,作为幻象,也就说明,它们也许存在着意象所不能表达的更神秘的东西。这些东西是什么,或者它们是否存在,很难说清。如果我先不去探讨海子诗歌的价值问题,只是去赏析他的一些诗歌,事情就会简单很多。课上,老师分析过海子诗歌的一般特点包括一种古典主义的绝望感。最初读海子的诗歌,最大的感受就是充斥于其中的绝望感。造成诗人这种情感的原因肯定很复杂,只是我觉得从青春的角度去分析,更能把握它。 《秋》是我读高中时很喜欢的一首诗。喜欢它的程度超过了喜欢《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喜欢的理由很简单,因为它满足了处于躁动不安青春里的我的想要否定一切意义的需要。“在这个世界上秋天深了,该得到的尚未得到,该丧失的早已丧失”就像斩钉截铁的宣判,毫不留情,此后,似乎一切轰然倒塌。青春里的我常常幻想自己是哥特式建筑的尖顶,在黑夜中不断生长,不断生长,直至刺破天空。青春里的力是疯狂生长的,不仅要否定一切,还有毁灭一切的欲望,所以出现“死亡”“绝望”等字眼就并不显得奇怪。 海子写过几首关于秋天的诗歌,这些诗中秋的意象都与痛苦相关。其中《秋日黄昏》最大程度地将痛苦渲染。秋天里最容易被联想到的主体色彩便是一种昏黄,从初秋到深秋,秋天就像一枚果实一样,它的色彩在不断加深,秋天在成熟。黄昏和秋天一样,有着深沉,令人伤感的颜色。诗中写道:“茫茫黄昏 华美而无上 在秋天的悲哀中成熟 日落大地 大火熊熊 烧成地平线滚滚而使人壮烈 使人光荣与寿同在 分割黄昏。”“秋天”“黄昏”“落日”组合在一起强化了昏黄色彩,使得这首诗就像一幅油画。油画感,是我认为的海子诗歌的画面感,油画特质很好地表达了诗人强烈的情绪。这首诗里,你同样会读到王在宣判的意味。“再不提起过去 痛苦与幸福 生不带来 死不带去 为黄昏华美之上”。似乎秋天的成熟就意味一切的失去。 《秋》这首诗在并不是独立的,如果将它与海子的《海上》及另一首叫做《秋》的诗联系起来看,就会知道诗中充斥的情绪早有来由,而且在此处更像一个终结。《海上》写道:所有的日子都是海上的日子 穷苦的渔夫肉疙瘩像一卷笨拙的绳索 在波浪上展开想抓住远方闪闪发亮的东西其实那只是太阳的假笑他抓住的只是几块会腐烂的木板 房屋,船和棺材成群游来鱼的脊背无始无终 只有关于青春的说法一触即断《秋》则是: 用我们横陈于地的骸骨 在沙滩上写下:“青春”。然后背起衰老的父亲 时日漫长, 方向中断 动物般的恐惧充塞着我们的诗歌 谁的声音能抵达秋之长夜 长久喧响 掩盖我们横陈于地的骸骨—— 秋已来临。 没有丝毫的宽恕和温情。 这几首诗都表达同样的绝望感。虽然很难说清这种绝望产生的原因极其本质,但清楚地是它和青春有关。海子笔下的青春有着不确定性,是脆弱的,一切对意义的追寻到头来都没有什么意义,也就是说一切终将毁灭。这样来看,《秋》里说“该得到的尚未得到 该丧失的早已丧失”,其实从一开始就已经注定结局。 除了绝望感,《秋》中写到的意象和构建的图景是这首诗最值得注意的部分。 “秋天深了 神的家中鹰在集合 神的故乡鹰在言语 秋天深了 王在写诗”,“神”“鹰”“王”这三个意象组合在一起,十分迷人;这几句诗的意境也很悠远,给人澄净安宁之感。正因为如此,在读到最后几句时,会觉得一种深沉的悲哀,而另外两首诗则不会让人有这种感觉,我觉得这是《秋》中肃穆的意象带来的效果。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595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