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过敏药 不再让人昏昏欲睡
过敏性疾病很难短期治愈,很多患者在使用一种药物有效后,便会长时间使用这种药物,很有点“忠贞不贰”的味道。其实,人体对任何一种抗过敏药都存在耐药性,倘若长期吃同一种抗过敏药,则非常容易引起耐药现象,导致药效下降而不能起到抗过敏作用,且毒副作用会更明显。一般服药超过一个月,就应换用其他类型的抗过敏药。如果服药后效果不明显,也不能擅自加大剂量。
服用抗过敏药还应特别注意时间和次数。凡是轻度过敏的患者,一般每天只需服药一次。根据过敏发作时间的不同,服药时间应有所区别,例如:过敏症状出现于白天者,应于晨间服药;症状出现于晚间者,则应在临睡前服药;副作用大的过敏药(如扑尔敏等),最好在临睡前服用。
许多抗过敏药本身也会引起过敏反应,比如扑尔敏、异丙嗪、苯海拉明等,有些人服用后,原有的过敏症状不仅没有缓解,还出现了皮肤瘙痒、皮疹、腹泻、腹痛等反应,少数人甚至会发生白细胞数目减少、血小板减少。一旦发现有药物过敏现象,应立即停止用药,并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换用其他药物。
◆尽可能避免与感冒药同时使用,因为许多复方感冒制剂中都含有扑尔敏等成分,容易造成重复用药。
◆避免与镇静催眠药(如安定等)同服,否则可能引起头昏、全身乏力、运动失调、视力模糊等中枢神经过度抑制症状。
◆前列腺增生、幽门梗阻患者应慎用赛庚啶、苯海拉明;肝肾功能不全者应慎用异丙嗪。
◆服用第二代抗过敏药时,禁止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如红霉素、阿奇霉素、罗红霉素)、咪唑类抗真菌药(如酮康唑、氟康唑等)同用。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