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急性颈椎间盘突出症怎么治疗

发布日期:2014-11-05 07:50:58 浏览次数:1600

1.头颈部外伤史,即使是轻微的颈部扭伤,起病急,发病前无症状,起病后出现颈脊髓或神经根受压的症状和体征,

2.本病起病急,大多数病例有明显头颈部外伤史,有的可因轻微损伤起病,甚至伸懒腰亦可诱发,临床表现因压迫部位和程度不同而有较大差异,根据椎间盘突出部位及压迫组织不同,本病可分为三型:侧方型,中央型,旁中央型,

①侧方型椎间盘突出症:突出部位在后纵韧带外侧和钩椎关节内侧,突出的椎间盘压迫由该处通过的颈脊神经根而产生根性压迫症状,

症状:颈痛,僵硬,活动受限,犹如“落枕”;颈部过伸时可产生剧烈疼痛,并可向肩胛或枕部放射;一侧上肢有疼痛或麻木感,但很少两侧同时发生,

体征:颈部处于僵直位;病变节段椎旁压痛,叩痛,下颈椎棘突间及肩胛内侧可有压痛;颈脊神经根张力试验和Spuring试验阳性;受累神经根支配区感觉,运动和反射改变,支配肌肉可有萎缩及肌力减退现象,

②中央型颈椎间盘突出症:突出部位在椎管中央,脊髓正前方,可压迫脊髓双侧的前面而产生脊髓双侧压迫症状,

症状:不同程度的四肢无力,下肢往往重于上肢,表现为行走不稳;病情严重者出现四肢不完全性或完全性瘫痪;大,小便功能障碍,表现为尿潴留排便困难

体征:不同程度的四肢肌力下降;感觉异常,深浅感觉均可受累,依椎间盘突出节段不同感觉异常平面的高低而异;四肢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可出现髌阵挛踝阵挛阳性,病理征如Hoffmann,Openheim征阳性,

③旁中央型颈椎间盘突出症:突出部位偏于一侧而介于颈脊神经根和脊髓之间,压迫单侧神经根和脊髓,除有侧方型症状,体征外,尚有不同程度的单侧脊髓受压症状,表现为不典型的Brown-Sequard综合征,此型常因剧烈的根性疼痛掩盖了脊髓压迫症,而一旦表现脊髓压迫时,病情多较严重,

一,影像学检查

1.颈椎X线片:可观察到:(1)颈椎生理弧度减小或消失;(2)年轻或急性外伤性突出者,椎间隙可无明显异常,但年龄较大者,受累椎间隙可有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变;(3)椎前软组织阴影在急性过伸性损伤所致的椎间盘突出中可见增宽;(4)颈椎动力摄片上有时可显示受累节段失稳,

2.CT扫描:虽对本病诊断有一定帮助,但往往无法依靠常规CT扫描确诊,CTM(脊髓造影+CT扫描)则可较清晰地显示脊髓和神经根受椎间盘压迫的影像,近年来有些学者主张采用此法来诊断颈椎间盘突出症,并认为其在诊断侧方型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价值明显大于MRI,

3.磁共振成像(MRI):可直接显示颈椎间盘突出部位,类型及脊髓和神经根受损的程度,为颈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治疗方法选择及预后提供可靠依据,MRI对颈椎间盘突出症诊断的准确率远远大于CT和CTM,在中央型和旁中央型颈椎间盘突出症中可显示清晰影像:(1)中央型:椎间盘从受累椎间隙水平呈团块状突出,压迫颈脊髓前方中央部位,受压脊髓局部可呈弯曲,变扁或凹陷状向后方移位,并有信号异常的表现,其中以信号增强为主,有时可见脊髓内空洞影像;(2)旁中央型:椎间盘呈块状或碎片状向后外侧突出,压迫颈脊髓侧方和一侧神经根,颈脊髓前外侧受压变形,向后方或健侧移位,局部信号增强,神经根向后外侧移位或影像消失,侧方型颈椎间盘突出往往需要结合CTM进行诊断,

4.肌电图:用于确定神经根损害,对神经根的定位有一定意义,肌电图正常表示神经根功能尚可,预后良好,

1.颈椎病:无明确外伤史,或在外伤前即有颈椎病的症状,起病缓慢,症状,体征可与颈椎间盘突出症相似,影像学显示骨赘和椎间盘共同构成致压物,且往往以前者为主,

2.颈椎管内肿瘤:无外伤史,起病一般较缓慢,影像学可提供重要的鉴别依据,髓内肿瘤分辨较容易,髓外肿瘤与椎间盘有明确界限,

3.肩周炎胸腔出口综合征:主要与侧方型颈椎间盘突出症相鉴别,肩周炎仅有肩部疼痛及活动受限,而无神经功能异常,胸腔出口综合征的临床表现酷似侧方型颈椎间盘突出症,但颈椎MRI却未见椎间盘突出及神经根受压,胸片可显示胸腔上口狭窄或颈肋等,

治疗原则:以非手术治疗为主,如出现脊髓压迫症状,应尽早施行手术治疗,

一,非手术疗法

1.颈椎牵引原无退变的椎间盘突出,经牵引恢复其椎间盘高度,部分突出物有望还纳,牵引方法:采取坐位或卧位,用枕颌带(Glisson带)牵引,重量2.0~3.0kg,一般认为持续牵引比间断牵引效果好,2周为一疗程,牵引适用于侧方型颈椎间盘突出症,对中央型颈椎间盘突出症有加重病情可能,应慎用,

2.颈部围邻制动主要作用是限制颈部活动和增强颈部的支撑作用,减轻椎间盘内压力,一般可采用简易围颈保护,对严重病例伴有明显颈椎失稳者可采用石膏围颈固定,对牵引后症状缓解者制动有利于病情恢复,

3.推拿,按摩虽有不少治疗成功的报道,但推拿,特别是重手法推拿有可能加重椎间盘突出及脊髓,神经根损伤,严重者可在推拿瞬间发生截瘫,因此采用时应谨慎,

4.理疗对轻型病例仅有神经根刺激症状者有一定效果,其中以蜡疗和醋离子透入疗法效果较好,

5.药物治疗对症处理,对疼痛剧烈者可采用镇静镇痛药物,

二,手术疗法:对颈椎间盘突出症诊断明确,神经根或脊髓压迫症状严重者应采取手术治疗,

1.颈前路减压术适用于中央型和旁中央型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环锯减压摘除损伤的椎间盘并行椎体间植骨融合术效果较好,对原有退变者应同时去除增生的骨赘,以免残留可能的致压物,

2.颈后路减压术适用于侧方型颈椎间盘突出症或多节段受累,伴椎管狭窄或后纵韧带骨化者,单纯的椎间盘突出可采用半椎板及部分关节突切除术,通过减压孔摘除压迫神经根的椎间盘组织,若伴有椎管狭窄或后纵韧带骨化则可采用全椎板减压术,

3.颈椎间盘显微切除术有后侧和前侧两种入路,在治疗颈椎软椎间盘突出中,其入路选择仍有较大争议,Aldrich采用后外侧入路治疗单根神经根受损的外侧型髓核脱出,取得良好疗效,术中小关节突切除的范围依神经根和突出椎间盘的关系而定,该法的优点是:(1)操作简便:(2)切口小,创伤小;(3)并发症少,危险性小,但此术仅适用于单纯颈椎间盘突出,而对于合并颈椎管狭窄症及后纵韧带骨化症患者,由于减压范围有限,手术效果差,不宜采用此法,

4.颈椎间盘溶核术由法国的Bonafe和Lazorthes提出并首先作了研究,适用于需要手术的颈椎间盘突出症,尤其年轻患者,经非手术治疗数周无效则可选用此法,虽有不少学者报道该法疗效不亚于外科手术治疗,但诸多因素限制其广泛应用:(1)该法采用颈前路穿刺途径,而颈前方解剖结构密集,如血管神经束,气管食管束等,增加了穿刺的难度和危险性;(2)使用木瓜凝乳蛋白酶有损伤脊髓的潜在危险性,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600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