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鼻血性分泌物
口鼻血性分泌物常見於淹溺時間達5min以上的患者。人淹沒於水中,呼吸道被水或泥草等異物堵塞稱爲濕溺(病死率70%~80%),或淹溺短時内發生會厭、喉、氣管反射性痙攣性堵塞呼吸道稱爲幹溺(病死率10%~20%),不論濕溺或幹溺均能導致窒息、通氣障礙、嚴重缺氧、呼吸衰竭,甚至呼吸、心跳停止。對病情瀕危但未死亡者稱爲瀕臨淹死,死亡者稱爲淹死。
口鼻血性分泌物的原因無溺水自救能力的落水者,或不熟悉水流和地形的河流池塘而誤入險區,以及投水自殺或意外事故均可致淹溺。落水初期發生反射性屏氣、喉支氣管痙攣以及泥草堵塞口鼻使窒息加重,故約有20%淹溺者並未有水吸入肺或僅有少量水至咽喉部即發生可持續3~5min的呼吸道閉塞性喉痙攣,隨後喉松遲致水進入呼吸道和肺泡、肺泡表面活性物質受損而功能不足,導致肺通氣和換氣功能障礙,致缺氧和二氧化碳瀦留,各髒器發生缺氧性功能障礙。
口鼻血性分泌物的診斷診斷:根據病史,淹溺診斷成立。
實驗室檢查:淹溺者常有白細胞輕度升高,血鉀升高,血和尿出現游離血紅蛋白。酸鹼度(pH值)測定約75%病例有明顯混合型酸中毒。
口鼻血性分泌物的鑒别診斷其他輔助檢查:胸部X線片示斑片狀浸潤,有時出現典型肺水腫征象。
要注意淹溺時間的長短,特别注意有無頭部及顱内損傷。潛水員及深水游泳者發生淹溺時,應仔細鑒别其溺水前有無減壓不當等因素,因兩者治療方法完全不同。
診斷:根據病史,淹溺診斷成立。
實驗室檢查:淹溺者常有白細胞輕度升高,血鉀升高,血和尿出現游離血紅蛋白。酸鹼度(pH值)測定約75%病例有明顯混合型酸中毒。
口鼻血性分泌物的治療和預防方法加強宣傳游泳安全知識,游泳前做准備活動避免腓腸肌痙攣,結伴下水活動。加強海上作業人員的安全和急救知識教育。
淹溺爲搶救病人,做到分秒必爭的就地搶救,立即清除口鼻腔泥草,拉出舌頭使呼吸道通暢,必要時行纖支鏡檢予以清除氣道異物,將病人俯臥於膝上進行排水,要適可而止,以爭取搶救時間
呼吸停者注射阿托品抑制迷走神經反射,使肺膨脹,並行口對口呼吸或行俯臥壓背式呼吸,前者優於後者因正壓送氣使肺泡膨脹,改善通氣、換氣,靜滴尼可刹米(可拉明)、多沙普崙,監測血液氣體分析予以調整通氣量和吸氧濃度。
參看 小兒淹溺 淹溺 口腔症狀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