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哭泣晕厥容易与哪些症状混淆

发布日期:2014-10-23 11:15:37 浏览次数:1600

首页病因诊断鉴别预防

哭泣晕厥容易与哪些症状混淆?晕厥首先需要与头昏眩晕虚脱癫痫休克昏迷等概念区别开来。

1.头昏(dizziness) 是指头脑昏糊,常伴眼花、身体摇动的感觉,并无意识障碍

2.眩晕(vertigo) 是患者对位向(空间走向感觉)的主观体会错误,患者自觉周围物体旋转或向一侧移动,或者觉得自身旋转、摇晃或上升下降。患者常常描述为“天旋地转”、“脚步不稳”、“如坐舟车”、“向一侧歪斜”等等。但意识是清楚的,多为前庭神经病变的表现 (表1)。

根据其临床表现,可分为周围性眩晕和中枢性眩晕两种类型。周围性眩晕常为梅尼埃病、中耳感染、乳突及迷路感染、迷路炎、前庭神经炎、急性前庭神经损伤、耳咽管阻塞等所致;常常表现为阵发性眩晕,伴耳鸣、耳聋以及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心搏缓慢、冷汗等。中枢性眩晕常为颅内压增高、脑供血不足、颅脑外伤、小脑、第四脑室及脑干占位性病变、听神经瘤、癫痫等所致;多为逐渐起病,眩晕呈持续性,伴有或不伴有自主神经症状。

3.癫痫(seizure) 是由于脑部神经细胞的兴奋性增高引起异常放电所致。癫痫发作时,局部脑血流量及脑的氧代谢率不仅未减少,反而大大增加,因此,和晕厥的本质是截然不同的。虽然患者因放电的部位、传播方式和病变范围不同,而有不同的临床表现,但常常都伴有意识丧失,并且具有突然性、暂时性和反复性3大特点,应与晕厥区别。对可疑患者,应向病人及家属或旁观过病人发作过程的人了解发作的情况,并做细致的体格检查,确定是否为癫痫。癫痫大发作常常伴有持续性全身性肌肉收缩而出现较为特征性表现,确定诊断不难。对于癫痫小发作,通常表现为持续5~10s左右的短暂意识丧失,多无明显的肌肉收缩及抽搐。发作时表现为患者突然中止正在进行的工作或动作,呈呆立状,对外界全无反应,或瞪目直视,手中握物坠落,发作过后患者可继续原来的工作、动作或中断的讲话(表1)。

癫痫小发作易与晕厥相混淆。两者的不同在于:前者的发作与消失比后者来得更加迅速而突然,发作过后可若无其事地继续进行原来的工作或动作,并无明显的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的表现,脑电图常有异常性改变(两侧同步以对称性3周/s的棘-慢波)。而晕厥发作时,常有不同程度的前驱症状,发作后多有明显的自主神经症状或其他原发性疾病表现,发作时脑电图仅仅出现慢波。

另一种需要区别的癫痫类型是间脑性癫痫,是由于视丘脑下部病变引起的临床综合征。其病因多为感染、外伤或变性,其发作时的特征是间脑症状,主要表现为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但并无意识丧失。

4.虚脱(collapse) 是指由于体液大量丧失、心脏病霍乱伤寒肺炎等疾病,在各种诱因下骤然发生的短暂性周围循环衰竭,引起极度疲乏和身体虚弱的状态,但并不伴有意识丧失。患者多表现为皮肤、口唇苍白或轻度发绀,血压急骤下降[收缩压≤8.0kPa(60mmHg)],脉搏细弱,大汗等。

5.休克(shock)的原意为震荡和打击,也出自希腊文,起先指机体受到剧烈震荡和打击时产生的病理过程,即创伤性休克。现指各种原因如感染、失血或失液、外伤等引起的急性循环障碍,使组织血液灌注量严重不足,以致各重要生命器官的功能、代谢发生严重障碍的全身性病理过程。

典型的临床表现为血压降低,心率加快,脉搏细弱,皮肤苍白,额头和四肢湿冷,尿量减少,神志萎靡、淡漠。在发展过程中,若患者得不到有效的抢救和治疗,全身组织和器官将发生不可逆的损害而导致死亡。

它与晕厥的根本区别在于休克发病学的关键不在血压而在血流,发病的基本环节是生命的重要营养血管(包括毛细血管和毛细血管后微静脉)灌流量的急剧减少。因此,治疗的关键不是单纯升高血压,而在于改善微循环的血流。

6.昏迷(coma)是由于各种疾病如糖尿病、尿毒症或颅内病变等而引起的深度不省人事状态,是持续性的意识丧失,是意识障碍的严重阶段。大脑只有在相当广泛的抑制或损害时才能引起昏迷。

晕厥和昏迷的主要区别在于意识丧失的持续时间不同,昏迷多由颅内占位性病变、出血、肿瘤或感染,以及脑的代谢性病变如严重低血糖肝功能衰竭等所致。单纯性脑供血不足较少引起昏迷,因此,其发病机制是不同的。

病史和体检在晕厥的诊断中最重要。医生应当从病人及目睹发作者了解晕厥发作的详细情况,包括有无诱因,服用血管活性药物史,发病时的体位,有无前驱症状,是渐进发病或突然昏倒,发病时面色,脉搏及血压情况,有无抽搐、尿失禁,意识丧失的持续时间,醒后有无意识模糊头痛,恢复期有何种不适,有无后遗症等。

不同类型晕厥的发病年龄及性别有明显差别。儿童及年轻成人常为血管减压性或过度换气引起,少数为先天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基底动脉型偏头痛的晕厥最常见于青年妇女;排尿性晕厥见于中年男性;晚年发生晕厥者最常见于器质性心、脑血管疾病。

血管减压性晕厥及直立低血压性晕厥,病人是在站立时或由卧位、久蹲位起立后发病,多有前驱症状。用力后出现晕厥要考虑心源性,晕厥前有心悸及胸内扑动感,发病急速,与体位无关,经时较短。脑源性晕厥常伴有局灶性神经系体征。

服药后首剂发生晕厥可见于服哌唑嗪(prazosin)、卡托普利(captopril)或硝酸甘油者。一些血管活性药物可引起直立性晕厥。抗心律失常药、吩噻嗪类或三环抗抑郁药可激发心动过速性心律失常。甲基多巴、β受体阻滞药或地高辛,亦可加剧颈动脉窦过敏

可引起晕厥的常用药物见表2:

晕厥病人的体格检查以心血管系统为重点,注意卧位与直立位血压的变化,两侧血压的差异,各大动脉脉搏、心率、心律、心脏杂音等。

大便隐血试验有助于了解有无胃肠道出血,对直立性晕厥的原因鉴别有意义。血常规检查对出血患者可能有帮助。低糖血症低钠血症低钙血症肾功能衰竭可见少数晕厥患者。自主神经功能试验有时有助于检出直立性低血压的神经病因,如比较卧位与直立位时血清儿茶酚胺、多巴胺-β羟化酶水平,如无变化则提示特发性直立性低血压或自主神经性病变。

心电图对诊断心律失常、心肌缺血重要价值;超声心动图能发现各种心脏结构异常

有助于定性诊断的特殊检查主要有以下3种:

1.颈动脉窦按摩试验 患者仰卧位,在心电图及脑电图监测下,用拇指先分别按摩左及右侧颈动脉窦各20s、无过敏反应者再行双侧同时按摩20s,先用力轻,后逐渐加压。正常人心率减少不超过5次/min,血压下降不超过1.33kPa(10mmHg)。颈动脉窦过敏者在按摩10s后出现异常反应,包括脑电图出现慢波、心率明显变慢、面色苍白、晕厥、甚至抽搐。一旦有异常反应则立即停止按摩。此项测验有一定危险性,体质衰弱,有心血管病或脑血管疾病者列为禁忌。对疑为颈动脉窦性晕厥者作此项测验可确定诊断。

2.卧-立位血压测定 令受检者平卧,2min后侧血压,后令之直立位,即时侧血压,3min时重测1次。受检者休息5min,再做上述卧-立测定1次。正常人直立位时收缩压下降不超过2.66kPa(20mmHg),舒张压不变。直立时收缩压下降超过2.66kPa(20mmHg)、舒张压下降越过1.33kPa(10mmHg),出现晕厥前驱症状或晕厥者,即可诊断为直立性低血压。

3.倾斜台测验 又名被动跷板试验,对神经调节性晕厥有特异性诊断价值,病人仰卧在能竖起的有脚踏板的电动平台上,胸部及膝部用宽带固定,使在跷板竖起时下肢不用力支撑身体,以防止肌肉收缩的泵效应,安放心电及血压监测仪。将跷板立起至60゜角的头高足低位,持续40min。正常人仅约5%出现晕厥,有晕厥史者41%诱发晕厥,常在10min后出现血压明显降低、心率明显减慢、面色苍白、意识丧失。一旦晕厥出现,立即将跷板放回水平位,意识、血压及心率很快会回复至原先水平。对无器质性心脏病,而原因不明的晕厥可用此测验。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600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