挛缩性瘢痕的诊断与治疗
挛缩性瘢痕是以肢体或器官的功能受到影响而划分的一类瘢痕。它不仅有明显的功能障碍,也存在明显的外观改变。多见于较大面积的烧伤肉芽创面愈合后,瘢痕深而厚,范围较大。也可见于外伤较深跨越关节部位的直线瘢痕。瘢痕由于自身的收缩和增生造成关节活动受限、器官变形和移位畸形。如关节部位形成蹼状瘢痕,关节伸展受限,又如手背增生性瘢痕,既有增生,又有挛缩。长期的关节因瘢痕挛缩而屈曲变形可导致该部位的血管、神经、肌健发生短缩,从而加重挛缩畸形,也赐与后的修增加了困难。挛缩性瘢痕本身可呈条索状,增生状或皱缩板硬状,触之硬韧。
临床特点常发生在跨关节的部位和开口器官的四周,引起器官移位变形,功能受限,危害较大。
治疗原则切开或切除瘢痕,彻底松解挛缩,改变张力线的方向与位置,修复功能与外形。对大片挛缩性瘢痕,应将瘢痕部分或全部切除,行中厚或全厚皮片移植,必要时可用皮瓣修复。一般挛缩较轻、瘢痕不深、非关节部位者,以中厚皮片移植较为合适。深部瘢痕挛缩,因瘢痕的位置、范围及深浅在术前往往难以确定,应在术前作好充分研究,仔细设计手术方案,选择手术进路,在术中探查清楚,想法利用组织充填瘢痕切除后所产生的空腔。
手术方法范围较小者,可采用Z成形、多Z成形、五瓣成形术、W成形、V-Y或Y-V等皮瓣修复。对于挛缩严重、范围较大者,皮瓣移位后不能覆盖全部创面,可采用皮肤软组织扩张术、游离皮片或游离皮瓣移植修复。对于颈前等部位的蹼状瘢痕,皮肤软组织扩张术是很好的选择。
通过以上对“挛缩性瘢痕的诊断与治疗”的介绍,我们的专家提醒如果患上此病一定要及时去医院检查,不要耽误了病情,如果方便,欢迎来我院治疗,如果还有其他的疑问,请点击专家咨询热线,专家会给您耐心的解答。
(编辑:康弘)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