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秋吃太辣會導致免疫力降低

发布日期:2014-10-03 05:04:37 浏览次数:1600

辣椒在中醫裏被稱為“辛味食物”,具有很大的“發散”作用,過多食用,容易“耗氣”,因此,辣的食物吃多了,反而會覺得渾身無力、容易疲倦。氣虛的人不能多吃辣。這類人多表現為體弱、乏力、易出虛汗。由于辣椒具有的發散作用,會使這類人大量出汗,虛上加虛。而平時屬于陰虛火旺者,易出現口幹舌燥、咽喉腫痛、便秘等現象,吃辣的食物雖一時痛快,但過後會讓這些症狀加重幾倍。一般説來,辣味食物比較適合生長在四川等潮濕地區的人食用,北方幹燥地區的人食用後,上火、氣虛等症狀會更嚴重。德國有一項最新研究顯示,吃辣最好在中午,此時腸胃的消化能力最強,晚上吃辣則易導致胃潰瘍等疾病。

此外,吃辣還要看季節。最適合吃辣的是冬天,冬天寒冷而辣椒有助于升高體溫。最不適合吃辣的季節,並不是炎熱的夏季,而是秋季。中醫有五味入五臟的説法,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鹹入腎、甘入脾,而秋天正是容易“肺燥”的時候,尤其不適合吃辣。

人們對辣的接受度是不一樣的。吃的辣菜能讓自己微微出汗就是最佳狀態。微辣的菜,每天可以有一道;而體質本身不適合吃辣的人最多一周吃一次。

現在許多家庭購置了榨汁機,有的家庭吃水果基本是榨汁吃,認為這樣方便省事。其實,除了某些病人或牙不好的老年人外,水果最好不要榨汁喝。只喝水果汁,減少了人體對纖維素的攝取。以果膠為代表的水溶性纖維有預防和減少糖尿病、心血管疾患的保健功效;而水不溶性纖維則更多地用于防止胃腸係統的病變。水不溶性纖維具有刺激腸道蠕動和促進排便的作用,食物纖維能影響大腸細菌的活動,使大腸內膽酸生成量減少,並能稀釋腸內的有毒物質,減少致癌物與腸黏膜的接觸時間,因而可預防腸道癌變。

此外,食物纖維還可影響血糖水平,減少糖尿病患者對藥物的依賴性,並有防止熱量過剩、控制肥胖的作用,還有預防膽結石、降低血脂的功效。水果榨汁喝對兒童健康不利,易造成兒童牙齒缺乏鍛煉,面部皮膚肌肉力量變弱,眼球的調節機能減弱。另外,長期咀嚼無力,下顎會變得不發達,牙齒排列不整齊,上下牙齒咬合錯位。孩子乳牙出全後應吃些富含纖維、有一定硬度的水果,以增加孩子的咀嚼力,通過咀嚼動作牽動面肌及眼肌運動,加速血液循環,促進牙床、頜骨與面骨的發育,既健康又美容。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600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