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尿潴留
临床表现 1.病因和病史 病因主要包括: (1)机械性梗阻:指膀胱颈部和尿道的各种梗阻性病变。包括膀胱颈挛缩、膀胱颈肿瘤、膀胱结石、膀胱内异物及血块;尿道的损伤、狭窄、炎症、结石、肿瘤、异物、发育异常以及尿道外压迫性疾病如前列腺病变、盆腔占位病变和骨盆骨折压迫尿道等。 (2)动力性梗阻:指膀胱颈部和尿道无器质性梗阻病变,尿潴留系排尿动力障碍所引起。包括中枢和周围神经系统病变,腰椎麻醉和会阴部手术后,药物如阿托品、普鲁苯辛和盐酸山莨菪碱等,其他如癔症、低钾血症及昏迷患者等。部分患者有急性尿潴留既往发病史。 2.发病突然,下腹胀痛难忍,患者辗转不安,尿意急迫但无法排出尿液,或仅有少量尿液自尿道口溢出。 3.耻骨上区常可见到呈半球形高度充盈的膀胱,用手按压尿意明显并有胀痛感,叩诊为实音。 4.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正常或白细胞轻度升高。 5.腹部B超检查 可见高度充盈的膀胱,内有大量尿液,有时可见膀胱、尿道及其周围的相关病变。
患者既往多有排尿无力、尿流变细、夜尿增加或失禁、排尿淋漓不尽感,或有尿潴留、尿道扩张、插管、前列腺手术等病史。如果尿潴留有尿路感染,则有尿频、尿急、尿痛等尿路刺激症状。如果患者出现消瘦、骨痛,则提示前列腺癌。 症状与体征:下腹部胀满、自觉排尿困难、尿流中断,排空感不明显或无尿意。检查可见耻骨上部视诊膨隆、叩诊浊音及扪及巨大包块,边缘光滑等膀胱胀满的体征。 另外,急性尿潴留患者可出现其他一些并发症,并表现相应症状和体征。 1.继发尿路感染尿潴留易并发尿路感染,且感染后难以彻底治愈,易复发,从而加速肾功能恶化。 2.继发反流性肾病因尿潴留使膀胱内压升高,尿液沿输尿管反流,造成肾盂积液,继之肾实质受压、缺血,甚至坏死,终导致慢性肾功能衰竭。 3.膀胱破裂是尿潴留的严重并发症。患者突然发生腹痛,并出现腹膜刺激征,应考虑膀胱破裂的可能性。
病因 引起急性尿潴留的原因很多,主要有尿道梗阻性疾病、膀胱本身疾病或功能障碍、神经因素和一些药物作用(表17-1)。 女性尿潴留最常见的原因是由于常年憋尿导致的膀胱逼尿肌弛缓并失常。年轻人出现的尿潴留很可能是神经系统病变(脊柱结核、糖尿病、多发性硬化、脊髓空洞症等)的早期表现。50岁以上的男性在除外良性前列腺增生引起的尿潴留以后,要考虑到前列腺肿瘤、继发性感染或外伤、膀胱弛缓症或神经性原因。
引起急性尿潴留的原因很多,主要有尿道梗阻性疾病、膀胱本身疾病或功能障碍、神经因素和一些药物作用(表17-1)。 女性尿潴留最常见的原因是由于常年憋尿导致的膀胱逼尿肌弛缓并失常。年轻人出现的尿潴留很可能是神经系统病变(脊柱结核、糖尿病、多发性硬化、脊髓空洞症等)的早期表现。50岁以上的男性在除外良性前列腺增生引起的尿潴留以后,要考虑到前列腺肿瘤、继发性感染或外伤、膀胱弛缓症或神经性原因。
治疗方案及原则 治疗原则是解除病因,恢复排尿,预防感染。如病因不明或梗阻一时难以解除,应先作尿液引流,再作进一步检查处理。方案如下: 1.病因明确并有条件者应立即解除病因,恢复排尿。如尿道结石者可立即手术取出结石或将结石向上推入膀胱;包茎或尿道外口狭窄者,局部切开即可恢复排尿;由于药物或低钾血症引起的尿潴留,停药或补钾后多可恢复正常排尿。 2.腰椎麻醉、会阴部手术后及癔症和部分神经系统病变所引起的尿潴留可行耻骨上膀胱区热敷、按摩或针灸等治疗促进排尿。 3.导尿术,是解除急性尿潴留最简便常用的方法,大多数尿潴留患者可通过导尿得到缓解。及时导尿可防止膀胱极度膨胀所导致的无张力膀胱。导尿时应使尿液缓慢排出,防止膀胱内压迅速降低而引起膀胱内出血。尿潴留不能短时间恢复者,需留置尿管一周持续导尿,导尿管留置期间应每日清洁尿道口。 4.不能置人导尿管者,可在局麻下行耻骨上膀胱穿刺术或耻骨上膀胱造瘘术,持续导尿。 5.嘱多饮水并酌情给予抗生素治疗。处置 1.解除病因并恢复排尿者,若无特殊情况可暂回家观察,择日看泌尿外科门诊复查。 2.解除病因并恢复排尿,但一般情况较差或有其他特殊情况者,留急诊观察室接受进一步观察治疗。 3.病因不明或梗阻一时难以解除者,予尿液引流,并请泌尿外科医师会诊,作进一步检查处理或住院治疗。注意事项 1.详细询问病史,以明确可能的病因。 2.膀胱区热敷、按摩或针灸等治疗对机械性梗阻者效果欠佳。 3.插入尿管困难时,避免勉强用力,尤其对金属导尿管,可能形成假道和尿道损伤,必要时可请泌尿外科医师会诊,协助处理。 4.急诊处理结束后,嘱患者择日看泌尿外科门诊复查。
1.导尿是快速有效的急诊治疗尿潴留的方法之一。 2.膀胱穿刺术或超声定位下行膀胱造瘘术。 3.中西医结合方法,可采用热敷、针灸、按摩、火罐等治疗方法。 4.一旦发生膀胱破裂,应立即进行手术治疗,合并感染者应用抗生素。 5.治疗原发病。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