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什么是功能性排便障碍

发布日期:2014-10-20 00:09:35 浏览次数:1595

2010-10-13来源: [我要评论][我要预约]http://news.gzra.cn

功能性排便障碍的特征为,试图排便时盆底肌肉矛盾收缩或不可以充分松弛(不协调性排便),或排便推进力不足。通常与排便费力、排便不尽感及排便时须用手指协助等症状有关。

不协调性排便占慢性便秘的20%~81%,因检查假阳性率高,这一比例可能被高估,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

【功能性排便障碍发病机制】

功能性排便障碍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可能包括生理和心理两方面因素。功能性排便障碍可能是获得性行为障碍,因为该病症一般在进行排便训练的年龄之后出现,且通过生物反馈训练通常能改善。焦虑和(或)心理压力也可能通过增加骨骼肌张力促成不协调性排便的形成。

【功能性排便障碍诊断标准】

① 患者须符合功能性便秘的诊断标准。

② 在反复试图排便过程中。

至少包括以下情况中的2项。

球囊逼出试验或影像学检查证实有排出功能减弱;压力测定、影像学或肌电图检查证实盆底肌肉不协调性收缩(如肛门括约肌或耻骨直肠肌)或括约肌基础静息压松弛率 压力测定或影像学检查证实,排便时直肠推进力不足。诊断前症状出现至少6个月,近3个月符合以上诊断标准。

不协调性排便 :在试图排便过程中,盆底不协调性收缩或括约肌基础静息压松弛率20%,但有足够的推进力。

排便推进力不足: 在试图排便过程中,直肠推进力不足,伴或不伴盆底不协调收缩或括约肌基础静息压松弛率20%。

对于无报警症状(如便血、排便习惯突然改变、体重减轻)或肠癌家族史患者,不推荐进行肛门直肠检查,但如果保守治疗(如养成正常排便习惯、增加膳食纤维及饮水量、停用有便秘副作用的药物)无效,可给予渗透性泻剂或刺激性泻剂。如效果仍不明显,则须进行结肠传输试验、球囊逼出试验、肛门直肠测压以及排粪造影等检查,以帮助诊断。

有研究表明,如压力测定及球囊逼出试验均异常,足以诊断功能性排便障碍。对于测压异常但球囊逼出试验正常,或测压正常但球囊逼出试验异常的患者,则需要进一步的检查(如排粪造影),以确定或排除功能性排便障碍。

【功能性排便障碍治疗】

目前提倡两种盆底训练即生物反馈训练和 刺激排便。研究显示,盆底再训练的成功率为67%,基于肌电图的生物反馈训练比刺激排便更为有效,或者疗效相当。但盆底训练对不协调性排便的长期疗效,还有待明确。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595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