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孩子缺乏自控能力怎么办

发布日期:2014-11-06 05:52:32 浏览次数:1595

缺乏自控能力在少年儿童身上是常见的现象,诸如思想不集中;做事虎头蛇尾,不能始终如一;或想到了,但做不到;或所谓“只有五分钟热度”,凡此等等,都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未经足够的训练,尚不成熟的表现,也是难免的弱点。对此,父母要怎样做呢?

自控能力是人的一种自觉的能动力量,主要是指在改造客观世界中控制主体自身的一种特殊的能动性。自控能力不能理解为消极的自我约束,它是一种内在的心理功能,使人自觉地进行自我调控,积极地支配自身,排除干扰,使主观恰当地协调于客观,并采取合理的行为方式去追求良好的行为效果。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两种情况:

一是任性而行,不努力控制自己的行为;

二是虽然主观上想控制自己的行为,甚至下过多次决心,但在行动上仍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

比如有些孩子过度崇拜偶像,遇有歌星办签名会,即呼朋引伴去报到,身为父母,要如何应对呢?

很多学生在青少年阶段,都有他欣赏崇拜的偶像。他们正处于叛逆的年龄,找寻梦中情人和认同对象,是很正常的,身为父母不用太操心,回想年轻时,您不也有过对偶像发烧的现象?现代青少年对偶像痴迷的程度,不像以前贴几张海报就满足了。他们会收集偶像的各种产品,到处赶场请偶像签名,上网与偶像聊天等,这些追星行为,不胜枚举。青少年害怕孤单、害怕平庸,对自己不肯定,希望找到可认同的对象,而偶像正可以提供做梦和想象投射的空间。通常对自己较有信心,较肯定自己未来方向的人,对偶像情感的依赖就不会那么强烈,所以家中有迷哥迷姐,父母也不用太紧张,因为那也只表示,孩子还未找到肯定的自己而已。

其实,青少年崇拜偶像,就像感冒一样,有的轻微、有的严重,但,绝大多数的感冒,都会痊愈。建议父母可以这样做:

1.多关心、了解子女,和他们谈谈,聊聊为什么崇拜这位偶像?

2.和孩子分享崇拜的心情,作为生活的调剂,也算是陪他们一起成长。

3.提醒孩子,了解偶像之所以能成功的“过程”,有什么特质、优点、关键因素等,使之转为成长的助力。

4.不要对孩子的崇拜行为,给予负面评价。你的嘲笑、蔑视,只会使“代沟”加深。

生活本该轻松过,顺从孩子的天性,做孩子的朋友,珍惜亲子关系吧!

5.要培养孩子正当的休闲娱乐:打球、唱歌、参观、旅游、园艺、工艺……等。

总之,做父母的要能以身作则,针对孩子的问题多方了解,多讨论、寻求方法、点滴改善、长期陪伴、支持鼓励,这样才容易解决问题。

人的情感、欲望和兴趣这些非智力因素是人的行为动机和毅力的重要因素,但这些因素又带有自发性。情感如不经过自控机制的加工处理,任性而动,任情而为,就会出现一种非理性的行为,必将偏离正确的轨道,很难收到预期的效果。这说明自控能力具有一种特殊的功能,它能调动其他非智力因素的积极的方面,消解它们的消极的方面,使一个人按着理性的要求去行动,从而克服各种放任、散漫、无恒心、无决心的情况。因此,我们也可以说自控能力在这个非智力因素的动力系统中,起着一种枢纽的作用,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它是这个动力系统的调节器和保险阀。自控能力,能够保证人的活动经常处于良性运行的轨道上,从而可以积极、持久、稳定、有序地实现一个又一个目标。

对此,每个父母,都要有足够的认识,但是也不必为此过分着急。因为一般儿童的通病,也正是我们施教的依据。只要从他们的实际出发,不放过每一个时机,严加训练,持之以恒,自控能力就一定能逐步增强起来。例如早起、锻炼、按时作业、有节制地花钱等等,都要明之以理,使孩子们能立下志愿,加强自控,注意训练,养成习惯,从而在习惯中形成优良的品质。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595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