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的预防与治疗
专家: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病,世界各国的患病率高达10%~20%,并且可以导致脑血管、心脏、肾脏的病变,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血压已经成为越来越受到大家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其发病原因是在一定的遗传背景下,由于多种环境因素的参与使正常的血压调节机制失代偿所造成的。
通俗地说,血液在血管内流动就会对血管壁产生侧压力,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血压。维持血液在血管内的流动,就必须有一定的压力。而这个压力是要适度的,血压的偏高或者偏低,均会对人体产生不利的影响。
对于高血压的定义是:在未用抗高血压药物的情况下,收缩压≥139mmHg和舒张压≥89mmHg,按血压水平将高血压分为1、2、3级。患者既往有高血压史,目前正在用抗高血压药,血压虽然低于140/90mmHg,亦应该诊断为高血压。
而现今对高血压新的定义是:“高血压是一个渐进的,由复杂的和相互关联着的病因学引起的心血管症状。早期的症状常常在持续的血压升高前就有表现。因此,高血压不能仅仅以离散的血压指标来分类。高血压的发展与功能性和结构性的心血管异常密切相关。这些异常损害心脏、肾、脑、血管系统和其他器官, 从而导致过早的病态和死亡”。
专家:(1)早期表现。早期多无症状,偶尔体检时发现血压增高,或在精神紧张、情绪激动或劳累后,感觉头晕、头痛、眼花、耳鸣、失眠、乏力、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早期血压仅暂时升高,随病程进展血压持续升高,可导致脏器受累。
(2)脑部表现。头痛、头晕较常见,可能由于高血压引起颈外动脉扩张、膨胀及搏动增强所致。周围小动脉发生暂时性强烈痉挛,导致血压急骤升高可致高血压危象。多由于情绪激动、过度疲劳、气候变化或停用降压药而诱发。血压急骤升高、剧烈头痛、视力模糊、心悸气促、面色苍白、耳鸣、眩晕、多汗并可出现急性心、脑、肾功能不全,应迅速降压治疗。
若血压突然升高引起急性脑循环功能障碍,致使脑血管痉挛,脑水肿,颅内压增高者称高血压脑病,呈亚急性发作,从发病到症状明显约需24~48小时。高血压脑病也可见于各种继发性高血压、以急性肾炎较多见。剧烈头痛、视力障碍、恶心、呕吐、抽搐、昏迷、一过性偏瘫、失语等。眼底可见小动脉痉挛、视神经乳头水肿、出血及渗出物等。脑脊液压力升高,经降压治疗1~2小时后,头痛与意识障碍可明显好转。
(3)心脏表现。高血压病患者可发生心肌肥厚。心肌肥厚和合并心脏扩张则形成高血压性心脏病。
(4)肾脏表现。长期高血压致肾小动脉硬化。肾功能减退时,可引起夜尿,多尿、尿中含蛋白、管型及红细胞。严重者可出现氮质血症及尿毒症。
(5)动脉改变。持续的血压升高,可引起胸主动脉扩张和屈曲延长。当主动脉内膜破裂时,血液外渗可形成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这是高血压病少见而严重的合并症之一。高血压病促进主动脉粥样硬化,可进而形成主动脉瘤。下肢动脉粥样硬化,可引起间歇性跛行,并存糖尿病病变严重者可造成肢体坏疽。
(6)眼底改变。眼底改变的发生率与年龄、病程、血压水平、心脏及肾脏改变有平行关系。眼底改变分四级。早期视网膜动脉痉挛,动脉变细,属眼底改变Ⅰ级。以后发展为视网膜动脉狭窄硬化,动静脉交叉压迫,属Ⅱ级改变。眼底出血或棉絮状渗出属Ⅲ级。视神经乳头水肿为Ⅳ级改变。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