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高血压与老年痴呆

发布日期:2014-11-16 18:12:55 浏览次数:1600

前天在门诊看到一个病人,50岁刚出头,患有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能记住家里的地址,但是找不到家,只有打车回家??这是比较典型的血管痴呆

“痴呆”是19世纪初开始使用的医学术语,指器质性疾病引起的一组严重认知功能损害或衰退的临床综合征。

痴呆的后果很严重,包括好几个方面,如病人本身生活能力的下降,认知能力的衰退,工作的适应度减弱,日常生活行为的异常改变,掌握知识困难,学习的能力下降,出现情感淡漠,对什么都不感兴趣。前期是近期记忆严重减退,但是远期记忆力尚可。到了十多年后的晚期,记忆力可能完全丧失,甚至终日卧床、大小便失禁,生活不能自理。

脑实质性疾病阿尔茨海默病、脑血管病、帕金森病、颅内肿瘤脑外伤等;

躯体疾病肺脑综合征、甲状腺病、垂体肾上腺病、尿毒症脑缺血缺氧;

血管性痴呆,顾名思义就是由各种脑血管疾病引起的获得性的智能障碍。简单地讲,比如你曾经30岁的时候有高血压、高血脂,之后都没有得到很好的控制,到了六七十岁时就很可能患痴呆。血管性痴呆是后天获得的痴呆,比起因在母亲怀孕、胎儿分娩过程受到干预,出生时就患有的先天性痴呆,及同样是后天获得的阿尔茨海默病(老年痴呆症最常见的一种症型),血管性痴呆具有可预防性和可治疗性。

血管性痴呆位于全球痴呆患病原因的第二位,我国患者也比较多见。痴呆与脑血管病是有一定的时间关系的。一般在刚得脑血管疾病的最初三个月内更容易出现,而且波动呈阶梯性,随发病次数增多,受到的影响也会越来越大,认知程度会越来越低。

血管性痴呆不可控制的因素有年龄、性别等,男性比女性患血管性痴呆的可能性更大。受教育程度有时也可能影响血管性痴呆的发展。

血管性痴呆可控制的危险因素包括:高/低血压心脏病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脑血管病、高脂血症肥胖代谢综合征、血栓性疾病、头痛、高纤维蛋白原水平、高血黏度、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摄食过多饱和脂肪酸、吸烟和酗酒等。其中高血压、心脏病和动脉粥样硬化是最重要的危险因素。高血压是最危险却相对容易控制的危险因素。

注意交流别只让老年人待在家里看电视,痴呆患者是需要双向交流锻炼的,而电视是单向交流。

注意饮食痴呆病人可能比正常人吃的还要多,这就要注意节制饮食,给予低糖低热量饮食,能量摄入过多会转变成甘油三酯,导致高脂血症。多摄入维生素如维生素C、E等。尽量吃白肉,如鱼肉、鸡肉。少吃红肉,如猪肉、牛肉。据研究表明,少量饮葡萄酒也是好的,但不可过量。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600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