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肝炎 科学防治
今年7月28日是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的首个“世界肝炎日”, 主题是“认识肝炎,科学防治”。近年来,我国病毒性肝炎预防控制取得显著成绩,群众对病毒性肝炎防治知识水平有所提高,但在认识上还存在一些误区,缺乏科学规范的预防和诊疗知识,病毒性肝炎是由肝炎病毒所引起的,是一种流行性、传染性疾病。目前已经发现的病毒性肝炎有七种,分别是:甲型病毒性肝炎、乙型病毒性肝炎、丙型病毒性肝炎、丁型病毒性肝炎、戊型病毒性肝炎、己型病毒性肝炎、庚型病毒性肝炎。我国最为常见的是乙型病毒性肝炎,为此记者采访了省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万里晖,他就乙型病毒性肝炎进行了详细介绍。
问:病毒性肝炎的主要临床表现有哪些,乙肝的主要传播途径有哪些?
答: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复杂、流行面广泛,发病率较高等特点。临床上主要表现为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肝肿大及肝功能损害,部分病人可有黄疸和发热。有些患者出现荨麻疹、关节痛或上呼吸道症状。
乙型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造成的可能威胁生命的肝脏感染。它是最严重类型的病毒性肝炎。它可造成慢性肝病,患者死于肝硬化和肝癌的风险极高。乙型肝炎只影响人类,主要经血、母婴及性接触传播,不经呼吸道和消化道等传播,传播途径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艾滋病毒)相同。乙型肝炎病毒的传染性比艾滋病毒强50-100倍,乙型肝炎病毒在体外可存活至少7天以上。在此期间,如果病毒进入未感染者的身体,它依然可造成感染。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接触,如同一办公室工作(包括共用计算机等办公用品)、握手、拥抱、同住一宿舍、同一餐厅用餐和共用厕所等无血液暴露的接触,不会传染乙肝。
问:乙肝的携带者要治疗吗?
答:乙肝病史或表面抗原阳性超过6个月,1年内检查3次肝功能都正常称为携带者,不需要治疗,但应每3~6个月进行肝功能、DNA、甲胎蛋白和B超检查。乙肝携带者除不能献血、捐献器官及从事国家明文规定的职业或工种外,可照常工作和学习,但应定期进行医学随访。
问:乙肝的治疗有哪些?
答:慢性乙肝治疗的总体目标是:最大限度地长期抑制慢性乙肝,减轻肝细胞炎症坏死及肝纤维化,延缓和减少肝硬化、肝癌的发生,从而改善生活质量和延长存活时间。
慢性乙肝抗病毒药物有针剂干扰素和口服抗病毒药物,只要有适应证,且条件允许,就应进行规范的抗病毒治疗。
目前已应用于临床的口服抗病毒药物我国已上市4种:1.拉米夫定2.阿德福韦酯3.恩替卡韦4.替比夫定。治疗过程中应定期监测:(1)肝功能(2)乙肝DNA和两对半。必要时调整治疗方案。停药标准:大三阳:乙肝DNA正常、肝功能正常、转小三阳后,再巩固至少1年仍保持不变、且总疗程至少已达2年者,可考虑停药,但延长疗程可减少复发。小三阳:乙肝DNA正常、肝功能正常后,至少在巩固1年半仍保持不变、且总疗程至少已达到2年半者,可考虑停药。由于停药后复发率较高,可以延长疗程。
问:新生儿是否有必要接种乙肝疫苗?
答: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的关键,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已经纳入国家免疫规划管理,免费接种。计划免疫接种后,我国现在5岁以下儿童的表面抗原感染率仅为0.96%,所以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感染的最有效方法。乙肝疫苗的接种对象主要是新生儿和婴幼儿。乙肝疫苗全程需接种3针,即接种第1针疫苗后,间隔1个月及6个月注射第2及第3针疫苗。
对乙肝阳性母亲的新生儿,出生后(最好在出生后12h内)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剂量应≥100IU,同时在不同部位按0、1、6个月接种3针乙肝疫苗,阻断母婴传播的阻断率高达97%。
接种乙肝疫苗后有抗体应答者的保护效果一般至少可持续12年,因此,一般人群不需要进行乙肝表面抗体监测或加强免疫。
总之,乙肝是一个可防可治的疾病,只要我们大力加强疫苗的接种以及进行规范有效的治疗,我们就会最终战胜它,甚至消灭它。
(特约专家:省人民医院副主任医师万里晖 本报记者万娟)
1、凡本网注明“大江网讯”或“大江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大江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江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大江网讯[XXX报]”或“大江网-XXX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江西日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江网·XXX报”。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江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大江网新闻中心电话:0791-6849735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