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思维不连贯的治疗方法

发布日期:2014-11-17 14:43:21 浏览次数:1600

发布时间:2012-05-20来源:飞华健康网医生组75人关注

国内教科书中,对躁狂症的表现通常是典型性的描述。近年来逐渐使人们认识到多数躁狂症表现是不典型的。本文结合国外有关文献,对该症的症状学即精神病理学作一讨论。

定义:[1]

躁狂症是一组由多种病因引起的综合征,其症状特点是:情感障碍,且以得意(Elated)、激惹性高或情感过盛(ExpansiveMood)为特征。活动过多,语言紧迫(PvessuredSpeech),思维奔逸,注意涣散(Distrability),判断障碍。躁狂症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前者为内因性情感性疾病的躁狂症或躁狂相,后者为各种原因如药物摄入、感染、肿瘤、癫痫、代谢障碍等引起。上述分类被认为是情感性疾病分类学上的一大进步。

病前个性:[2、3]

Kraepelin晚年倾向认为躁狂症与抑郁症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疾病,两者是同一疾病在边缘移行过程中的不同表现,患者可有躁郁性人格。平山正富通过研究发现躁狂症与抑郁症都有共同的病前性格,其特点是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义务感,办事认真,节俭善良。他把富于献身精神,在不满时易产生反抗与对立情绪,而平时又易于交际作为躁狂症病前个性三在素。此外,还有遵守纪律,完成任务好,有钻研精神,处事缺乏灵活性,好争论,暴躁。躁狂症多为循环气质,表现为好交友,善言谈,知识丰富,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易于过分喜悦与伤感。单相和双相病人的共同个性特点是交往广,可信赖。其中单相病人以办事认真,遵守纪律和规范,责任感强为主要特点。Kolb认为躁狂症患者病前常具有自我满足、自负、好斗、乐观、善与人交往,倾向于把精力花在广泛的兴趣上等外倾性格。

外观:[2]

轻躁狂患者,身体健壮,眼睛有神,面带春光,昂首阔步,打扮,食欲增强,体重增加。也可因活动过多,能量消耗大而消瘦,甚至脱水肺炎肾炎及其他感染性疾病。也可因极度兴奋,检查不合作而难以发现躯体疾病。谵妄性躁狂、慢性躁狂多为仪表不整,或者把衣服撕成布条,作些怪异装扮。

人际关系:[2]

轻躁狂者对陌生人慷慨大方,一见如故,甚至倾吐衷肠,将自己以前的隐私,毫无顾忌地表露出来。挥霍,乱向他人赠物,甚至轻率地抵押财产。自信,乱向人许愿,油嘴滑舌,信口开河,富于幽默,讲话直率,常向别人提出过多要求,得不到满足时好发脾气,甚至暴跳如雷,翻脸不认人,一反刚才的亲热劲。因性欲亢进,性行为放纵,一个原来贞洁的女性可能变得放荡,不顾伦理道德。不讲礼节,常与人争吵,辩论,好斗,富有侵犯性,爱干涉指挥他人,好管闲事,乱指责他人,使人讨厌,恶作剧,或戏弄医生,容不得批评。慢性躁狂症可有孤独,或退化行为。对周围人怀有敌对情绪,甚至对家庭成员采取攻击行为,难以与人接近。

语言:[2]

话多,节奏快,声调高,滔滔不绝。语言急迫,意念漂忽,但思维过程连贯。讲话、写文章长篇大论,词燥华丽,情趣横生,文字流畅。急性躁狂发作时,言语可不合逻辑,联想散漫或思维破裂乃至语言连贯,自语。酷似精神分裂症,极易误诊。仔细观察,可发现病人言语与环境刺激有关或与原来的话题多少有些联系,虽有联想加速,但话题较局限,内容可无实际意义,在广度和意义方面近似自由联想。这是由于思维联想受潜意识和本能冲动影响所致。病人用词浮夸,自我评价过高,有不持久的财富和能力的夸大。慢性躁狂可有夸大妄想。妄想具有泛化、不系统、不持久和富于幻想的性质。

行为:[2]

病人精力旺盛,活动过多。对于睡眠的需要减少,忙忙碌碌,但并不感到疲乏。常做些引人注目的动作,拒绝监护或聚众闹事,举止轻浮,行为不计后果,富于挑衅,有破坏行为,毁坏床铺等。病人有一种活动压力(Pressure)以致顾不得吃喝或囫囵吞下许多食物,动作快,有一种紧迫感。常有雄心勃勃的计划,实行起来虎头蛇尾,处处碰壁,一下子又修改计划。刚向朋友发出信,又觉邮寄太慢,改拍电报。慢性躁狂、谵妄性躁狂可有不可理解的、不协调的行为。

情感:[2、4]

情感特点是自鸣得意,情感高扬或激惹性高。病人的思维活动和行为表现反映了他的轻松快乐情绪。自我感觉良好,兴奋可达到狂欢的程度。无约束的戏嘻。洋洋自得的情绪可伸引出富丽堂皇的想法。有人认为情绪烦闷与情绪高扬一样,对于躁狂症的诊断具有同等价值。认为欣快是躁狂症的伴随情感。情感烦闷才是其情感特征。情绪不乐时可出现孤独怪异行为或愤怒反应。慢性躁狂症患者可有得意的体验,但情绪表达可不鲜明。

注意:[2]

轻躁狂患者主动注意减弱,被动注意增强,这不是觉醒缺失,而是由于主动注意不持久,易受周围环境刺激的吸引,即所谓的随境转移。通常还有认同错误(Misident),将陌生人误认为熟悉的人,将陌生人与某熟人的某点相似之处与整个人混淆起来,以致误认。还由于连续辩认注意缺失,可有时间定向障碍。急性重躁狂,亦可有定向障碍,情绪不稳,古怪的幻觉。这种有定向障碍的躁狂称为谵妄性躁狂,通常伴有感染,易被忽视。幻觉可见于躁狂症,但不普遍,且具有幻想的性质。

病程或时相:[1、2]

正如Kraepelin所描述的那样,因为有了现代的治疗方法,疾病的各个阶段已变得模糊,症状色彩的界限也不清楚,典型的症状只见于过去。Calson和Goodwin观察了20例没有得到治疗或治疗不当的躁狂症病例,根据其表现划分出一系列时相:

第一阶段(初期阶段):所有的病例都有这一阶段的表现。其特点是:言语、躯体活动增多;显著而不稳定的欣快情绪,当他的要求得不到满足时,激惹性高;对于事物的认知具有夸大的特点;思维言语离题,但思维过程保持连贯。

第二阶段(中间阶段):全部病例都进入这一期。表现为言语紧迫,躯体活动过多,比初期更为显著;情绪不稳定,伴有持续的欣快或抑郁;前一阶段的激惹性高,此期发展的普遍的敌对情绪,暴怒,攻击行为。初期的思维奔逸成为意念漂忽。夸大观念达到妄想的程度。

第三阶段(终末阶段):百分之七十的病例进入这一期。这一期表现为情绪极度不安,异常激动,狂暴,怪异行为。可有显著的联想松弛,思维表达不连贯,离奇古怪的妄想、幻觉或者定向障碍。如果认识不到这一点,极易与精神分裂症混淆。

Carlson等人还注意到,所有的病例的表现都按上述顺序发展。从初期阶段进入到第二、三阶段的时间,以数小时到数天不等。疾病恢复顺序相反,即以第三阶段到第二阶段再恢复到第一阶段。

从上述讨论中可见,如只仅仅看到第三期的症状,则难与分裂症区别。Pope等人认为没有任何一种或一组症状为分裂症所特有。情感症状在诊断上倒是有相对特异性。躁郁症虽有多种精神病性症状,却从不表现为情感淡漠。但是,Jampala报导了134例符合躁狂症诊断标准的病例,其中14例有情感迟钝。[5]笔者在临床中观察到少数躁狂症在躁狂(兴奋)发作后,有短暂的沉默期。表现为不合群,少活动,接触困难,欲望减少,查不出抑郁体验,情感反应冷淡。这到底是否为Jampala所称的情感迟钝,还是躁郁症的抑郁相抑或兴奋后的代偿性抑制?有待进一步探讨。在重性精神病的鉴别诊断中不宜用所谓的特征性

症状,因为实无特征可言,否则会给诊断带来混乱。Young认为只要有以下3项症状中的2项即可诊断为躁狂症:精神亢奋(Elevated),情感过盛或激惹性高;活动过多;语流增快或言语紧迫。他强调情感症状在诊断中的作用,而不偏重精诊断为分裂症,从而使分裂症诊断偏多。Garvey等把50例误诊为分裂症的躁狂症症状分为精神病性症状、情感(躁狂)症状和分裂性症状,见附表。[6]这种分类方法,提示我们:精神病性症状不能作为区别分裂症与情感性疾病的依据。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600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