腓骨近端骨折的癥狀及治療方法
1 拼音féi gǔ jìn duān gǔ shé
2 概述大多數骨折常與脛骨上端或脛骨干骨折合并發生。但直接外力,可使腓骨頭或頸骨折。骨折線可能是斜行或橫行。斷端移位較少見。
3 治療措施因為很少移位,不需整復。很多患者無特殊治療。在扶拐患肢不負重行走時,也不引起疼痛。對疼痛較重的患者,可用長腿管形石膏固定于完全伸膝位4周。石膏由大腿中部到拇趾,在膝部很好的塑形。4周后去石膏,6周后允許患者行走。
腓骨上端骨折,應注意腓總神經的損傷。有些患者腓總神經是挫傷或擠壓傷,另外一些是神經夾在骨痂內,后者傷后幾周逐漸出現麻痹。患足應置于背屈位,使腓骨肌,脛前肌與伸肌松弛。2個月后無恢復應探查神經,必要時做縫合或減壓。極少數腓骨頭骨折股二頭肌附著的近側段骨折塊向上向后移位,應屈曲膝關節,使骨折塊在正常位置固定,經X線檢查仍未復位者,應手術將骨折塊縫回正常位置。術后用石膏固定于中度屈膝位。4 臨床表現有小腿外側直接外力致傷史,疼痛、腫脹與壓痛。患者雖然可以不扶拐走路,但負重時疼痛。壓痛在軟組織挫傷骨折部位。但是如果在小腿中部擠壓脛腓骨,或在屈膝位固定旋轉足時引起創傷部位疼痛,則可能為腓骨近端骨折。另外患肢抗阻力屈膝時由于股二頭肌附著于腓骨頭,引起疼痛。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