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妊娠合并心室间隔缺损

发布日期:2014-10-06 15:11:41 浏览次数:1600

本病90%为多因素遗传性疾病,即环境和遗传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室间隔缺损先天性心脏病,发生于胚胎期胎儿心脏发育期间,与出生后的因素无关。 本病有一定的遗传背景,父母亲患先心病者其子女的先心病患病率分别为1.5%~3%和2.5%~18%;子女患先心病其兄弟姊妹的先心病患病率为1%~3%。染色体异常和单基因突变可导致室间隔缺损,如13-三体综合征和18-三体综合征病人中90%伴心室间隔缺损,21-三体综合征病人中50%伴心内膜垫缺损。单基因突变的Holt-Oram综合征、Noonan综合征和LEOPARD综合征等都常伴有先天性心脏病。 外界环境因素可导致室间隔缺损,妊娠初3个月内病毒感染(主要为风疹病毒,可能也包括巨细胞病毒、柯萨奇病毒、疱疹病毒等的感染)、妊娠早期母亲服用某些可致畸形的药物、妊娠早期高血糖等都可能增加胎儿心脏畸形的风险。

不宜妊娠的室间隔缺损患者,应在12周前终止妊娠。孕周大、不宜流产者,应密切监护,积极治疗心衰,争取顺利妊娠和分娩。对于顽固性心力衰竭的患者,为减轻心脏负担,应在产科、内科、麻醉科的配合及严格监护下行剖宫产。 定期产科检查,酌情增加产检次数,避免劳累和情绪激动,保证充分休息,每日睡眠至少10小时。孕期控制体重,整个孕期的体重增长不超过10公斤,以免加重心脏负担。应高蛋白、高纤维素、低盐低脂饮食。避免或治疗诱发心力衰竭的诱因,包括感染、贫血心律失常和其他并发症。 妊娠晚期应提前选择适宜的分娩方式。心功能好,胎儿不大,胎位正常、宫颈条件好者,可在严密监护下阴道分娩。剖宫产可减少产妇因长时间宫缩所引起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减轻心脏负担。 产后,产妇需充分休息并密切监护,应用广谱抗生素预防感染1周。心功能差者不能哺乳,应退奶。 一般不主张在孕期行心脏手术,尽可能在幼年、孕前或延至分娩后进行心脏手术。若妊娠早期出现循环障碍症状,孕妇又不愿意做人工流产,内科治疗效果不佳且手术操作不复杂,可考虑手术治疗,但流产率高达30%。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600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