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无梦到徽州是赞扬古徽州吗

发布日期:2014-11-08 22:01:58 浏览次数:1600

2000年、2005年两番去古徽州,一次是去黄山,一次是去西递、宏村。两次在古徽州,都看到当地的旅游宣传资料上用明代汤显祖的诗句“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作号召。到网上用百度一搜,找出上百条资料来,除了是某个人的网名外,余下的数十条都是古徽州游记或古徽州旅游推介资料,我推想那个人以“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为网名,大概也是因为喜欢古徽州吧。那么,所有的人都是认为这两句是汤显祖对古徽州的赞美之辞的了。 然而,我总觉得有点不对。回家翻了徐朔方整理的《汤显祖全集》,这两句原来出自《游黄山白岳不果》,全诗是“欲识金银气,多从黄白游;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诗题中的“白岳”指的是休宁的齐云山(差不多是去年的现在,在古徽州,我们小分队买了门票,乘缆车上到山上,还没开游,却又被大部队骗了下来,每人白白浪费了六十大元缆车钱),与湖北武当山、四川鹤鸣山、江西龙虎山并称中国四大道教名山,与黄山并称“黄山白岳”,所以汤显祖在诗里把他缩写为“黄白”。而“黄白”通常又指黄金白银,与道教关系密切,所谓“黄白术”就是指炼金术,比如《抱朴子内篇》卷十六题目就叫《黄白》,开首说道“黄者,金也。白者,银也。古人秘重其道,不欲指斥,故隐之云尔。”而炼金术又是从道士为求长生而进行的炼丹术发展来的。所以,汤诗里“黄白”是双关的,前两句大概可以理解为:想沾沾仙气,不妨一游黄山白岳。问题是这样理解的话,下面两句又该怎么说?“黄白”通常又指阿堵物,而古徽州又有大名鼎鼎的多阿堵物的徽商。徽商的崛起始于明嘉靖年间,而汤显祖生于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所以这首诗不管写于汤显祖一生的哪一时期,都正是徽商勃兴之时。与晋商比,徽商是会附庸风雅的——当然是在钱孔里风雅,有儒商之目,甚至有经史子集不释卷的,但这都是徽商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的事,当其初发轫的资本原始积累期,大约是没有心思吟风弄月,而是一心钻在钱眼里的。以汤显祖之清高,对徽商大约是不会有好感的。所以,我怀疑诗里的“黄白”其实是有第三层含义的,整首诗暗里还有这样的意思:他们想沾染金银之气,多逐黄白之物而游;只有我一生白痴绝顶,连做梦到做不到多商、多金的徽州。可惜我的《汤显祖全集》是白文的,没有注解,又没有别的资料可寻,所以我的疑问只能是疑问。

难道徽州真的只是追名逐利的地方吗?徽文化,徽精神,经商挣钱只是谋生手段,徽商独有的性格品质才造就了徽商的成功。在羡慕徽商财富生活的同时,不要忘了一句古语“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三四岁,往外一丢”,徽商的成功是早熟的徽商人历经苦难拼搏而来,而徽商把教育,家族看得极重,中庸,平和,总的来说是绝少敢为天下先的,所谓金钱往来多是为谋基本生存,是当时政治形势所逼,试问,当时的政府,官员会放过一个个有钱的家族吗?汤显和何谓才气,会读书?会论辩?用现在的话说,就是缺乏拼搏创业精神,浪迹多年怎能与十多岁流落异乡拼搏徽商相比?不要忘了,当时的徽州,不但是经济发达地区,更是文化昌盛地区,而今更是中国三大地域文化之一,汤慕的是徽州与当时北方颓废,只知谋财或做官的不同,而他自己却也恰恰如此,此时的心态估计也不会是平和的,此句的情感是慕,恨,不屑,怀疑,失落的杂糅是复杂的。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600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