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中医辨证施治胃痞与呕吐

发布日期:2014-10-26 15:31:30 浏览次数:1595

核心提示:中医辨证施治胃痞呕吐 问:我妈66岁,年头做全身检查时被发现肺部左下部有扩张和积液现象。上个月动了手术切除受损细胞,现在身体还是很虚弱,尤其是胃口很不好,还有呕吐现象。请问中医有何调……

问:我妈66岁,年头做全身检查时被发现肺部左下部有扩张和积液现象。上个月动了手术切除受损细胞,现在身体还是很虚弱,尤其是胃口很不好,还有呕吐现象。请问中医有何调理方法?

答:根据你母亲的病史和症状,莱佛士中医的段茜梅医师认为她的病属于中医的“胃痞”和“呕吐”症。

“胃痞”是指胃脘部痞闷满胀不舒的一种自觉症状,一般触之无形,按之柔软,压之无痛。“呕吐”是指胃失和降气逆于上,胃中之物从口吐出的一种病症。

中医认为,导致这些病症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感受外邪,如暑、湿、寒、热等外界不正常的气候。

2、饮食所伤,如暴饮暴食、过食肥甘、温凉失宜、饮食不洁之物等。

3、情志失调,如烦恼郁怒、忧郁思虑、精神紧张

4、脏腑虚弱,多见于脾胃虚弱或脾肾阳虚。多因长期饮食不节,饥饱失调,或劳倦内伤,或久病之后,或素体不足,或年老体弱所致。

采取辨证施治

段茜梅医师说,中医治病是根据病人的不同症状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即辨证施治。不论是胃脘部痞闷满胀不舒,还是腹痛、呕吐、泄泻:

如果兼见有发热、恶寒、头身痛等,多属外邪所致。用解表疏邪的方法, 药用藿香、紫苏叶、大腹皮及半夏等。

如果兼见有嗳腐酸臭,不思饮食或吐泻后反觉舒适,舌苔厚腻,多属饮食积滞。用消食化滞的方法,可用半夏、陈皮、山楂与神曲等。

如果有胸胁胀满,烦闷不舒,嗳气频作,饮食减少,每因情绪波动或精神紧张而症状加重,脉弦等,多属于肝郁气滞。应疏肝解郁理气,可用半夏,柴胡、黄芩及枳壳等。

如果兼见有胸闷,头身重,口中粘腻,不思饮食,痰多,舌苔腻等,多属于痰湿内阻。用除湿化痰的方法,木香、砂仁、党参、茯苓、半夏,以及陈皮等。

如果兼见有病情时轻时重,食欲不振,面色少华或面色萎黄,倦怠乏力口淡不渴,脉弱等,多属于脾胃虚弱。用健脾益气的方法,可用黄芪、党参、当归、白术等。

如果兼见有脘腹冷痛,喜温喜按,四肢不温,食少乏力,腰膝酸软或见下肢浮肿,脉细弱等,多属于肾阳虚。可用附子、肉桂、熟地黄、山茱萸与山药等。

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

段茜梅医师说,平时应随气候变化注意增减衣服,居处冷暖适宜,避免风寒暑湿等外邪的侵袭;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一日三餐要有规律,不暴饮暴食,不饮生水,宜食清淡,忌食生冷、辛辣、香燥之品,忌烈性酒和过量饮酒。保持心情舒畅,避免精神刺激,注意锻炼,增强机体免疫力等,这样才能预防消化不良等病的发生。

平时的饮食调理

中医讲究“药食同源”,平时的饮食调理可根据征状不同而选用不同的食材:

肝胃郁热

饮食调理:避免辛辣食物和烟酒、浓茶,少吃方便快餐、肉类和煎炸之品,多食银耳羹、小米粥等汤类。每天要吃适量蔬菜水果,如苦瓜、黄瓜、丝瓜、荸荠等清热泻火通便食物。

脾胃不和

饮食调理:犯病期间可喝些白萝卜汤或将萝卜切细丝加花椒、大茴香炒炖,至软烂食用。

对于分泌过多者,应禁用肉汤,可喝牛奶、豆浆,吃馒头或面包以中和,也可将肉类煮熟去汤后再烹制。因情志不舒胸腹胀满,嗝声不断者,可用橘皮15克,柿蒂10克,姜汁适量,水煮取汁,频频服用。

脾胃虚寒

饮食调理:避免生冷和含纤维较多的食物,如芹菜、韭菜等。烹调方法以炖、煨为主,虚寒体质,手脚怕冷者多吃助阳之物,如当归枸杞炖鸡汤、红萝卜羊肉汤等。食少便溏、四肢乏力者可在煮粥时加些山药、莲子、桂圆、红枣等。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595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