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应该怎样诊断无羞惭感

发布日期:2014-10-21 08:51:49 浏览次数:1595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病态人格)的临床症状特点:1、早年开始显露人格偏异,一般在青春期呈现明朗化。2、严重人格障碍,性格的某些方面非常突出和过分畸形发展,不符合社会规范。3、人格偏异非常顽固难移,延续于整个成年期,到晚年可能渐趋缓和。药物治疗和一般教育措施收效甚微,矫正困难。4、社会和人际关系适应不良,常有较严重的反社会行为,屡教屡犯,并以损人不利己的结局告终。5、对自己的人格障碍缺乏自知之明(医学上称为无自知力),因此不能从失败的生活经验中吸取教训。有时虽能察觉自己的人格问题带来的困难,但却始终不能以正确的认识来有效地改正。6、表现为持久的人格不协调,但是并未达到精神病或神经症阶段。7、智能和认知能力较好,无精神症状,主要以情感、意志和行为等人格严重偏离为特征。8、追求新奇和心理刺激,常是人格障碍患者的一种驱动力,也是经常导致其反社会行为的变态心理动因。概括地说,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人有七无特征:①无社会责任感。②无道德观念。③无恐惧心理。④无罪恶感。⑤无自控自制的心理能力。⑥无真实或真正感情。⑦无悔改之心。

回答人:符云辉 回复时间:2011/11/21

无羞惭感可以引发什么并发症?

答:由于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病因相当复杂、目前对此症的治疗尚缺乏十分有效的方法。如使用镇静剂和抗精神类药物治疗,只能治标不治本,且疗效不显著;而心理治疗对那些由于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而成为反社会型人格的患者又毫无作用。但在实践中发现,对那些由于环境影响形成的、程度较轻的患者,实施认知领悟疗法有一定疗效...

无羞惭感的发病原因是什么?

答:病态人格或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病因与发病机理尚未阐明。以下是有依据的相关资料:1、遗传。本症在亲属中的发生率与血缘关系成正相关,即血缘关系越近,发生率越高。有资料表明,患者双亲的异常脑电图率较高。单卵孪生子的性格一致率较高,脑电图很相似,犯罪率超过双卵孪生子。病态人格的寄养子女与正常对照组相比...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595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