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嗅觉丧失的原因是什么

发布日期:2014-11-24 21:24:45 浏览次数:1601

发布时间:2014-07-08来源:飞华健康网70人关注

嗅觉的研究目前还没有达到听觉和视觉的水平,但是嗅觉的问题会严重影响到患者生活质量。这样的病人在门诊中逐渐增多,当然嗅觉的识别能力人与人之间是有差别的,嗅觉第一个影响因素是年龄因素,婴幼儿的时候嗅觉相对于听觉和视觉要发达些,到了60岁左右嗅觉功能会有一些退化。还有一个性别因素,女性比男性灵敏,不同年龄阶段的女性嗅觉的灵敏程度也不同。再就是嗅觉的适应和疲劳现象,比如长期在香味重的环境中,对于香味的敏感度就会降低。这也是一种正常的现象。另外嗅觉还是一个心理现象,比如嗅觉和记忆有关系,受教育以及接触事物不同,对于嗅觉的记忆和感觉是不同的。

呼吸过程中,空气中各种气味的分子就会黏附在鼻腔黏膜上,黏膜具有嗅觉的识别功能,这种功能在正常情况下是开放的,感冒的时候鼻腔黏膜肿胀就堵上了,通气不好就会用嘴呼吸,这样嗅觉肯定就不好了。

可影响嗅觉的药物有:鼻腔血管收缩剂、抗生素药物、抗癌剂、抗绞痛药物、治疗甲亢药物、抗抑郁药物。血管收缩药物在感冒或者鼻子不通气的情况下短期使用是可以的,但是时间久了后会损伤鼻腔黏膜,使黏膜的功能下降。这类药物使用周期最长不应该超过两周。

首先是因为各种疾病的影响,包括感冒、鼻窦炎息肉、鼻腔内占位性病变等会首先阻塞鼻腔通路。脑内肿瘤、早老性痴呆、帕金森氏病、多发性硬化症、精神分裂症、病毒感染、甲状腺功能减退、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分泌失常等也会影响嗅觉。

嗅觉丧失时需要对鼻内和颅内疾患进行全面评估。当鼻内肿胀或其他原因的阻塞,阻挡了气味接近嗅区;嗅神经上皮被破坏,如在病毒性感染,萎缩性鼻炎肉芽肿性鼻炎和肿瘤;或嗅神经丝,球部,径路或中枢联系被破坏,如在头外伤,颅内手术,感染或肿瘤均可发生嗅觉丧失。

头外伤是年轻人嗅觉丧失的主要原因;病毒性感染则在老年人中是主要原因。失天性嗅觉丧失可见于男性性腺功能减退或发育不足(Kallmann综合征)的患者。大多数嗅觉丧失的患者纵然有对咸,甜,酸及苦味物质的正常味觉,但缺少对味的辨别感觉,由于后者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嗅觉,因此他们常诉有味觉的丧失。假如是单侧嗅觉丧失常不被识出。

诊断性评估需要对颅神经,上呼吸道(特别是鼻和鼻咽部)的检查,对嗅觉和味觉的精神物理的检查评估,以及对头部CT增强显影以排除肿瘤和未被疑及的前颅凹底部的骨折

治疗过敏性或细菌性鼻炎和鼻窦炎,切除鼻息肉和良性肿瘤,有可能恢复嗅觉。嗅神经上皮或其中枢径路被破坏而致嗅觉丧失者。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601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