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深圳山厦医院结核病防治知识问答40题

发布日期:2014-11-30 17:55:26 浏览次数:1600

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侵入人体后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由于耐药菌株的产生和社会流动人口的增多等生物学和社会学因素,使结核病在全球范围内重新加剧流行,全球有19亿人受到结核菌感染,现有肺结核病人2000万,每年新发现肺结核病例1000万,每年因结核病死亡300万,结核病是成人的主要传染病杀手。针对全球结核病疫情恶化的情况,1993年世界卫生组织第46届世界卫生大会上通过了“全球结核病紧急状态宣言”,要求全球采取紧急措施与结核病危机斗争,为此世界卫生组织与国际防痨肺病联合会定于每年3月24日为“世界防治结核病日”。 深圳山厦医院积极宣传核病防治知识,为广大结核病患者提供治疗服务

主要是考虑到:一是目前我国的结核病疫情严重,据调查我国约有3.3亿人已感染结核菌,约有600万肺结核病人,其中150万具有传染性,每年死于结核病高达25万;二是全国结核病疫情下降缓慢;三是加强农村结核病防治的迫切需要,全国农村人口占80%以上,其患病率是城市的2倍,目前农村经济仍不富裕,国家也无力提供足够的资金,以增加控制结核病的投入,为了帮助农民尽快解决病痛,尽快从贫困中解脱出来。

6.你知道每年3月24日“世界防治结核病日”的由来和意义吗?

1882年3月24日是世界著名的德国科学家郭霍氏在柏林宣读发现结核菌论文的日子。在1982年纪念郭霍氏发现结核菌100周年时,世界卫生组织(WHO)和国际防痨肺病联合会(IUATLD)共同倡议将3月24日作为“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以提醒公众加深对结核病的认识。最近由于对全球结核病流行的重视,“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于1998年首次成为联合国重要的国际卫生事件。“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主要的目的是动员公众支持加强在全球范围内的结核病控制工作,使人类历史上最大的杀手———结核病能得到及时的诊断和有效的治疗。

目前肺结核病的诊断主要依靠胸部X线和痰结核菌检查,再结合临床表现,结核菌素反应等综合分析后做出判断。由于临床表现是非特异性的,而结核菌素只能说明结核菌感染情况,不能说明是否患结核病,X线检查对肺部病变的发现具有很好的作用,但对某些表现不典型的影像难以确定性质,因此只能作为参考。痰结核菌检查虽只有一半左右肺结核病人可找到结核菌,但一旦发现结核菌,其诊断的准确性非常大,特别是因为痰涂片检查找到结核菌的病人是结核病的传染源,是结核病控制工作的重点对象,因此对怀疑为肺结核的病人应做三次痰涂片检查。

深圳山厦医院

目前结核病的诊断、治疗、管理等已形成一整套较为完整的技术规范,实践证明,只有严格执行这套技术规范,才能控制结核病流行,一般综合性医院在技术、人力、精力等方面难以完成。结核病防治机构的医务人员经过系统的专业培训,掌握现代的诊疗方法,使病人能获得及时诊断和正确的治疗,并有专门人员进行管理、负责到底、直至痊愈。因此我国规定,怀疑或确诊的肺结核病人(除少数急重症病人外),均应转至结核病防治专业机构或指定的医疗保健机构实行“归口管理”。

23.长期在外打工的人得了肺结核病应当如何就诊、接受治疗和管理?

外来打工的人口中,大多数年龄在20-30岁之间,处于结核病高发年龄段。他们常常因为经济问题,怕丢失工作而隐瞒病情,不按时就医,因而贻误治疗,甚至成为耐药结核病。提高治愈率最好的方法是到结核病防治机构就医,采取直接面视下的短程化疗法完成6-8个月的治疗,如不能在工作所在地完成全疗程治疗,应回到家乡坚持完成治疗。

结核病是一种病因明确、治有办法的疾病,抗结核药物具有杀菌、灭菌或抑菌作用,用现代化学疗法直接抗菌治疗效果显著。新发现且过去从未接受过抗结核化疗的肺结核病人,其体内的结核菌对药物呈敏感状态,应用化学疗法药物更能充分发挥作用。根据世界各地不同国家的千百万例肺结核病人(包括我国大数量病人)治疗结果分析,一般新发现(初次治疗)痰菌阳性病人,完成规定疗程后,95%以上可以达到痰菌阴转而治愈,2年复发率不超过2%。因此我们可以认为“化疗可治愈几乎所有新发现的肺结核病人”。

27.什么叫“微创靶向导入全新疗法”?为什么说病人接受这种微创靶向导入全新疗法是最佳选择?

“微创靶向导入全新疗法”是在深圳山厦医院院长,胸外科教授杨玉山带领下的科研小组多年潜心研究,历经十几载的医疗临床实践和推广,并对一万多例各型肺结核患者施治验证表明,对肺结核病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8%,治愈率为95%。

“微创靶向导入全新疗法”的指导理论克服了传统治疗手段中常规的“口服、注射、手术”贯用模式,而借助现代医学高科技,精准的靶向定位、微创介入、高浓度药物,近乎无损失的直击病灶区域,使得其快速弥漫,从而得以迅速杀灭病菌。“全新疗法”的理论和手段完全超越了传统治疗的控制模式,克服了患者的耐药性所带来的各种弊端和毒副作用,真正实现了从根本上治疗、整体恢复、治标又治本、标本兼治,达到治愈后不复发。

据统计,肺结核病人中大约只有5%急重症的病人才需要住院治疗。目前公认的住院治疗的指征是:急症病例、危重病人、疑难病例,有严重并存病和需要实行外科手术治疗的病人等。

29.常用抗结核药物有哪几种?如何对待治疗中出现的主要毒副反应?

国家规定的基本抗结核药物有5种:链霉素(SM)、异烟肼(INH)、利福平(REP)、吡嗪酰胺(PZA)、乙胺丁醇(EMB)。抗结核药物主要副反应分两大类,(1)药物过敏反应:如药物热、药疹等,严重者如有极少数病人对链霉素可产生过敏性休克。(2)毒性反应:链霉素对听力、前庭功能和肾脏有一定的毒性。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对肝脏有一定的毒性。吡嗪酰胺可引起关节痛,乙胺丁醇可引起视力障碍等。此外利福平间歇疗法使用较大剂量时还可出现流感综合征、紫癜腹痛哮喘等,这是一种免疫反应所致。抗结核药物的副反应不大,大多数对身体无大影响,是安全的。但也有个别情况可出现比较严重的副反应,所以在使用药物过程中应与医生密切配合及时反映情况,进行必要的检查,按照医生意见对产生的副反应及时进行有效的处理,以保证完成治疗,达到治愈。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600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