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7月急救中心救治中暑病人85例 超五成室内中暑

发布日期:2014-10-10 22:37:25 浏览次数:1600

中国江苏网8月1日讯 这个史上最热的7月让我们再一次感受到了中暑的威力。来自无锡市急救中心最新数据显示。7月份急救中心出车量达到3000车次,其中救治的中暑病人85例,和高温天气有关的内科疾病1500多例,而5月份中暑病人为4例,去年7月份急救中心收治的中暑病人仅为25例。

热射病死亡人数增多

7月26日下午16:00,我们赶到华夏春晓小区门口救治一位50岁左右的男性患者,到现场的时候,发现这位患者已经猝死,该患者体表温度非常高,估计是热射病死亡。急救中心城中站一位急救人员告诉记者。

无独有偶,7月份,市人民医院收治了18例中暑病人,7月29日一位40多岁的男士因为热射病死亡。而29日当晚,二院一位50多岁的男子也因中暑抢救,最终因为体表温度超过40摄氏度,并发脏器衰竭而死亡。

前两天收到一位80多岁的中暑病人,中午在大太阳底下种菜,晒了一个多小时,被发现时已经昏倒在路边,送到医院时有多脏器功能衰竭,经过抢救,情况总算稳定下来。市九院的急救医生告诉记者。还有一位80岁的大妈,早上10点多出去买菜,晕倒在人行道上,送到二院时大小便失禁,不能说话了。热射病其实就是重症中暑,一旦发病,就会出现多种不适症状。它的症状主要是无力头晕、头疼、心跳加快眼花、耳鸣、恶心呕吐皮肤干燥并且可能发红、体温显著升高,要达到41摄氏度以上,最高到43摄氏度度、脉搏和呼吸比较弱,但是又快,严重的时候可能突然昏倒、意识丧失甚至深度昏迷。市急救中心急救科科长徐黎鹏说,热射病如果得不到及时救治,死亡率会高达40%至50%。

室内中暑超五成

记者采访发现,随着户外防暑措施日益加强,非劳力型的中暑病人,即室内中暑,更容易被忽视。徐黎鹏告诉记者,除了阳光直射加高温损伤人体汗腺、破坏人的发汗功能导致中暑外,还有一种则是在闷热不通风,高温高湿的环境下,导致人体内散热效率下降,引发中暑。体质虚弱或患有基础性疾病的中老年人,其自身体温调节功能差些、散热不好、出汗少、易引发中暑。前两天我们急救人员赶到一户80多岁的老人家里时,刚进门一阵热气就扑过来,家里空调电扇都没开,老人的体表温度已经达到40.9摄氏度了。徐黎鹏说,现在一些老人,由于怕费电或是其他原因,常常家里有空调也不开,但因为居住的是老式房子,通风又不好,存在着中暑隐患。

急救中心救治的室内中暑病人超过五成以上,其中中暑病人中老年人居多,主要是因为老年人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差,更容易得病。医生建议,特别热的日子,老年人要好好休息。上午10点后,17点前不要出门,养成午休习惯。家里要开空调或电扇,不要为了省电,闷在家里。

医生提醒,对于重症中暑者,可用冰水或酒精擦洗全身,并在头部、腋下、腹股沟等大血管处放置冰袋等,同时将中暑者快速送往医院。

高温病也持续暴增

采访中,记者还了解到这样一组数据,7月份,急救中心出车量达3000车次,其中因为高温引起的内科疾病达1500车次。

一位急救人员告诉记者,前两天救治了一位70多岁的大伯,大伯平时就有冠心病,血压也高。大伯一个人舍不得开空调,就每天开着电风扇睡个午觉,下午醒来后去超市买菜,逛到17点再回家做饭。

前天下午14点多,大伯睡完出门,太阳太烈,大伯三步并作两步冲进超市,一股凉意袭来,很惬意。可是没走两步路就突然栽倒。120赶来,把大伯送到医院,诊断结果是缺血性脑中风。医生分析,大伯因为从温度超高的室外,一下子走进空调强劲的室内,脑血管急剧收缩,导致脑血管缺血中风。市二院医生告诉记者,夏天也是脑中风发作的高峰期。另外,高温还会加重心脏负担,增加发生心脏意外事件的可能性。气温升高,全身血管扩张,血流加快,血流量增大,大部分血液跑到皮肤外周上,心脏只能加大工作量,保持正常的新陈代谢,心脏超负荷了,就加大了冠心病发作甚至心源性猝死的几率。高温天血液粘稠度高,糖尿病、高血压容易出现并发症,慢性病病人尤其要当心。(吴旻昊 实习生/奚晓晔)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600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