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中暑需预警九大人群应注意
最近全国各地高温天气屡屡刷出新高,中暑病例也增多起来,人们也越来越关注中暑带来的危害。中暑是由于高温环境或烈日暴晒下,引起人的体温调节功能障碍、汗腺功能衰竭、水、电解质丢失过多,从而导致体内水、电解质代谢紊乱而发病。高温环境是导致中暑的主要原因,在相同气温条件下,湿热比干热容易中暑。老人、儿童、体弱多病者、产妇容易引起中暑。在炎热的夏季,中暑可能发生在每一个人身上,但是和普通人相比,有一些身体素质较差或有其它疾病又或者是特殊人群更容易出现中暑问题。所以在夏季这些高危人群一定要多加注意。针对高热后导致神经系统功能出现障碍,以及水、电解质代谢失衡等症状,建议适时饮用宝矿力水特等电解质补充饮料,保持夏日最佳状态。
2孕产妇因为怀孕或产后体力消耗大,身体虚弱,如果逗留在通气不良、温度较高的室内,特别容易中暑。
3婴幼儿各系统发育不够完善,体温调节功能差,皮下脂肪又比较多,对散热不利。
4心血管病患者炎热天气会使交感神经兴奋,加重心血管的负荷。尤其是心脏功能不全的,他们体内的热量不能及时散发而积蓄,所以容易中暑。
5糖尿病患者机体对内外环境温度变化反应迟钝,虽然热量已经积蓄在体内,但病人的自觉症状却出现得较晚,引起中暑。
6感染性疾病患者因为细菌或病毒性感染可以使人体产生内源性致热原,让机体产热加速。炎症还能使机体释放出一些物质,使血管痉挛收缩,更不利于散热而容易中暑。
7营养不良的人因为营养素的缺乏使血压下降,反射性地引起血管的收缩。他们还容易引起腹泻,导致脱水和电解质紊乱,导致中暑。
8服用抗组织胺药、抗胆碱药、安眠药等的人会因血管收缩,使体温调节中枢发生障碍,容易中暑。
9高温作业者高温作业者,不管是室内的锅炉工,还是室外的建筑工等,所处的环境也极易中暑。
针对这九类人群,中暑的防护有以下措施:出行躲避烈日;适当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别等口渴了才喝水,因为口渴感是体内细胞出现脱水所反射出来的表现,表示身体出现缺水的情况。最理想的是根据气温的高低,每天喝1.5至2升水。出汗较多时可适当饮用宝矿力水特,弥补人体因出汗而失去的水分及人体所必需的电解质。另外,夏季人体容易缺钾,使人感到倦怠疲乏,而且缺钾还易导致中暑,应多补充高钾蔬果,如马铃薯、山药、海带、紫菜、杏、香蕉、核桃、绿豆等。这些含水量较高的新鲜蔬果既能补水,又能满足身体的营养之需。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