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外出游玩万一中暑咋办

发布日期:2014-10-17 17:07:00 浏览次数:1600

开斋节假期,不少朋友选择外出旅行。若是去了动辄40℃的城市,你可要做好保护工作了。

过了大暑,就是一年中最热的中伏天了。伏天最怕中暑,轻度中暑并不可怕,可一旦发展到休克热射病的程度,便会危及生命。本报为大家整理了一些科学、易操作的方法,助大家在外出旅行的热浪中保护好身体。

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内科副主任医师侯延峰解释,中暑分为三个阶段,早期叫热痉挛,症状是头晕恶心乏力,出汗太多的话还会抽搐。这个时候不用太惊慌,迅速转移到阴凉通风的地方,多喝水,低糖,富含电解质的运动/功能饮料是不错的选择。体内缺失的水、电解质补充回来,再休息一下,很快就会恢复。

如果症状没有好转,就会进入下一个阶段:热休克。此时,患者体表的血管大量张开,导致重要脏器的血液供应不足,血压下降,出现晕厥、休克、体温升高等症状。这个时候就需要医生的干预,要立即送往医院补液、强制降温。

第三个阶段叫热衰竭,又称热射病,此时患者的体温急剧升高,意识不清。热射病的发病率不高,但死亡率极高,对机体的损害很大。

影视剧里常有给发烧病人敷额头的场景,侯延峰提醒,这是一种错误的做法,几乎是无用功,市民不宜效仿。“正确的做法是用温水擦拭全身皮肤。”侯延峰说,水蒸发时会带走一部分热量,帮助身体降温。伏天求清凉,可以考虑这个办法,或者干脆洗个温水澡。

侯延峰同时强调,高烧病人,不提倡用酒精和冰水擦拭,虽然降温的速度更快,但患者会非常难受。

如果选择敷冰袋降温,找对地方会事半功倍。颈部、腋下、腹股沟区(即大腿根部)是体表血管突出的部位,冰袋敷在这些部位降温效果最好。手心、脚心分布着大量末梢静脉,也是冰敷的好地方。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600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