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昨日两例病人疑似危重中暑 一人过世一人重症监护

发布日期:2014-10-17 06:12:55 浏览次数:1600

她在杭州一家早餐店工作,前两天就感觉身体不舒服,挂了两瓶盐水,好起来。

昨天凌晨3点多,又到老乡开的餐馆洗盘子、包馄饨。馄饨没包几个,身体又不舒服,老板给她喝了点饮料,让她到店外面凉快凉快。

走到店外,她还是喘不过气,站着站着就晕倒了。送到医院抢救了四五个小时,没救过来。

问其中一位亲属,早晨怎么会中暑的?她在哪个餐馆打工?这位亲属说,原来都是老乡帮老乡,让她到餐馆做工的,现在出了事,也不好去讲什么。

“天这么热,工作时间也太长了啊!从凌晨一两点到下午3点多。”另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亲戚说。

那边,6号抢救床上,泥水工单师傅正在抢救,病历上写着:中暑?高热惊厥。医护人员解释,因为病人还没有综合检查定性,所以中暑要打上问号。

单师傅45岁,安徽蒙城人,暂住江干区,在一家工地从事混凝土搅拌工作。他的脚趾缝里还藏着混凝土,浑身不住抽搐

单师傅是上午10:50左右送来的,当时体温41℃多,急性肾衰竭。经过一个多小时抢救,体温降到38℃,但没有脱离生命危险。

准备一个家用瓷汤勺,边缘光滑。先将准备刮痧的部位用热毛巾擦净,在皮肤上抹面油、护手霜,起润滑作用,温盐开水也可以。

刮时不要空调、风扇直吹,不要用风油精、红花油等药物做润滑剂。

顺一个方向刮,上至下、内至外。不要来回刮,每处可刮10—20下,力量均匀,不要忽轻忽重,以个体能承受的力度为宜。

大部分人,如有中暑迹象,连刮肩膀十几下,就有暗紫色条条痧痕出来了。有的人出痧不明显,微红也可以,每个人体质不一样。

刮痧出痧后,最好喝一杯温开水,休息15—20分钟。30分钟以内忌洗凉水澡。

一般来说,大部分人五六天后,痧斑就能褪掉了。褪干净后,才可以再次刮痧。

倪医生说,刮好痧后,皮肤看上去像出血,其实血管并没有被破坏。只是挤压让细胞与细胞之间缝隙加大,将血管内的淤血、病变、毒素由血管内向血管外赶。

病人简介:36岁男人,身高1米7,福建人,精壮,皮肤黝黑、脖子上戴小拇指粗的金项链。因中暑,就医拔火罐。

情况简述(男人说话嗓门蛮大):我在龙翔桥盘了间店面做服装生意,每天早上6点起床搬货,有时候进货还要更早。

中暑啊,我还是预防的。每天喝10茶缸水,衣服也穿透气的棉T恤。可是天气热,生意忙,最近晚上睡不好,第二天就特别累。这周以来,我头晕,全身酸痛,还是中暑了。

这位男患者体质还是不错的。他主要是工作节奏快,精神压力大。人一紧张,免疫能力就下降。加上休息不好,水和电解质代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了。

中暑分两种,一种干热,一种湿热,干热是气温高、太阳直射,气温要到38℃以上,湿度30%—40%,可能中暑;

湿热是湿度大于80%,温度30℃左右就可能中暑,因为湿度大了,汗液不易蒸发,不能调节体温。

因此,夏天大雨后出门很危险,因为湿气和热气都集聚在近地面,对人体伤害程度不亚于烈日下暴晒。另外,在空调房间跑进跑出也不好。

我妈妈整天坐在空调房里,也没陪我出去玩。每天就是晚饭后出去散步,走一走。

女教师自己也说,整天下来几乎不出汗的。最近天气热,她在空调房间里呆久了,觉得凉气直接吹在身上,冷飕飕的,全身毛孔都闭合了,不舒服,胸闷

临床上有种先兆中暑,就是人们在大热天里感觉头痛眼花、耳鸣、头晕、口渴心悸、体温略升高,或者是情绪上感觉到烦躁不安

许多白领都有这样的症状。还有些病人出现轻微发热等中暑症状,会误以为自己患了感冒,于是用被子捂汗,结果越捂越热,症状反而重了。

其实,中暑以后,体质好的人建议出汗。体质虚弱的人,建议在凉快的地方休息,静养,每个人体质都不同,不舒服还是尽早就医。

先把患者移到阴凉地方,让患者平卧,垫高双脚。如果患者还清醒,没有呕吐,每15分钟给患者喝淡盐水一杯,共喝两杯,并及时送医院救治。

昨天,我正采访省中山医院倪锋主任,聊了一会儿,他额头上开始冒细细密密的虚汗。“可能中暑了。”他说。

今天中午12点,我没吃饭,约了同事外出办事情。他说上楼拿东西,我就发动汽车等他。

车门一开,一股热气扑面而来。以前,我会等车里凉一点再坐进去。今天赶着办事,就把空调开到最低,直接坐进去了。

估计是我等同事的那10分钟,被热气“扑”到了,早知道,应该开窗通风。

倪医生说得有道理。美国《新科学家》杂志报道,在太阳照射下,轿车内部温度可以在短短30分钟内上升到足以致命的程度——即使打开车窗,车内的温度照样会迅速升高。此外,现在汽车的密封性能都很好,车门锁上、车窗关紧后,在烈日下暴晒的汽车,就像在烤箱里加热。空间体积小,压力增高,吸收的热量越来越多,温度就会持续上升,如果没有缺口散发这个热量,还会产生热膨胀作用。

浙医二院急诊科吴医生还补充,门诊里有些病人,因为坐空调公交车中暑的。

空调车上下门的位置最好少站,车门一打开,外面一股热浪扑来,关上门,又是空调吹,一冷一热,体质不好的人扛不牢。

(感谢通讯员汤婕、方序、徐尤佳、陈员、黄春燕、詹祥、宋黎胜提供帮助)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600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