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暑 海南高温谨防夏日病
连日来,海南35度以上的高温,让许多人的身体很受伤。人们在忙着防暑降温的同时,感冒、发烧、肠炎、中暑等“夏日病”,也让医院急诊科的医生们忙得不亦乐乎。
上班族和幼儿呼吸道感染增多
“门诊就诊人数增加了一些,呼吸道感染和肠胃炎的患者比较常见。”5月16日,桂林社区服务站的许饶医生告诉记者,来就诊的患者当中,上班族因工作劳累身体抵抗力下降,机体调节能力变差,再加上室外天气潮热,室内空调温度较低,患上了伤风感冒、支气管炎等夏季呼吸道疾病。
而在海南省妇幼保健院,记者在儿科门诊看到,除了手足口病的患儿占一部分外,大部分患儿是感冒、发烧和肺炎的患者。“夏季一般呼吸道感染的病人会比较多,近期儿科门诊病人增加了一两成。”省妇幼保健院儿科主任医师雷智贤主任表示,呼吸道感染疾病主要是由于病菌在呼吸道内引发感染导致的疾病,分上呼吸道感染和下呼吸道感染,目前儿童常见的呼吸道类疾病中,前者主要包括扁桃体炎,其主要表现为扁桃体肿大、化脓;其次是急性咽炎,孩子会出现咽部充血水肿、进食困难、流口水、哭闹等情况。而下呼吸道感染主要就是肺炎,表现为咳嗽、多痰、气喘、发烧等,严重的会引发心衰和呼吸衰竭。
“酷暑时空调室内外温差大造成机体周围温度等环境经常发生骤变,也是造成抵抗力差的儿童多发呼吸道感染类疾病的重要原因之一。雷主任认为,由于天气闷热,人们会出现食欲差、消化酶分泌减少的情况,机体自我保护能力降低。再加上儿童免疫功能差,尤其是婴幼儿各器官组织发育不完善,如小儿鼻毛稀少,不能起到过滤空气中灰尘的作用等,病原体极易通过口、鼻直接进入呼吸道引发感染。
雷智贤建议家长和老师不要忽视夏季的身体锻炼,3岁以上儿童可在早晚时间到公园等地方进行快速走或散步等适当活动,1岁以下婴幼儿要坚持母乳喂养,避免带孩子到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平时室内空调温度不要过低,与室外温差最好不要超过10℃;饮食上注意多喝水、多吃新鲜水果蔬菜,也可以通过补充维生素C来增强抵抗力。
密闭空调房睡觉一家三口交叉感染
5月16日下午,记者在海南省农垦总医院东湖门诊看到,输液室内打点滴的病人比较多,以中老年人居多。“病人多半是感冒、发烧,还有些是腹泻的病人。”门诊的林医生告诉记者,夏季气温较高,老年人体温调节中枢适应性较差,极易诱发感冒、高烧等症状,严重的还有可能引发肺部感染。其中空调的不当使用也是发病的重要原因。
“我们一家三口都感冒了,应该是互相传染的。”家住海口市蓝天路蓝天丽城的许女士告诉记者,天气炎热,她老公和4岁多的孩子没有空调就睡不好觉。所以入夏以来,他们家的空调每天晚上都是开到第二天早上的。睡觉时,由于怕冷气跑掉浪费电,许女士家的门窗一般都是关着的。前几天,先是许女士出现流涕、咽喉干的感冒症状,许女士服药缓解了。可她的儿子接着也出现流涕的感冒症状,她老公的过敏性鼻炎也开始犯了,出现鼻塞、咳嗽的症状。最后,许女士带孩子到医院就诊时,医生告诉她,他们一家三口长时间在密闭的空调房里睡觉,空气不流通,有一人感冒后,打喷嚏或咳嗽,都有可能造成病毒交叉感染。
快递员被晒虚脱中暑
炎炎夏日,除了呼吸道感染,许多的中医门诊也收了一些中暑的患者。
“昨天接诊了两例中暑的,一个是快递员,一个是女学生。”海南中西医结合医院内科医生曾瑞浩告诉记者,15日下午两点多钟,一个送快递的小伙子在名门广场附近送快递时,突然感觉身体发软,眼睛模糊,自己歇息了一会之后,感觉还是不行,就来医院就诊了。原来这名快递员这几天都顶着太阳骑着电动车送快递,由于在太阳底下暴晒和活动,身体的水分挥发较多,而又没有及时补水,才发生了中暑。
“避免中暑,不能等渴了再喝水。”曾瑞浩医生表示,避免中暑重在预防。饮食方面,首先应注意补充水分,多食绿豆汤、冬瓜汤、苦瓜等清火润肺的食物。也可抓一些去火的中药凉茶调理。夏季人体水分挥发较多,不能等渴了再喝水,那时身体已是缺水状态。另外,身体中的一些微量元素会随着水分的蒸发被带走,应适当喝一些盐水。出门记得要备好防晒用具,最好不要长时间在烈日下行走。此外,海南的天气高温,人体输出血量大大增加,心衰发生率和心脏病死亡率也会增加。
过敏病人增多,螨虫是主要过敏原
在海南省人民医院脱敏中心,记者看到,来这里治疗过敏性疾病的患儿明显增多。输液室几乎坐满了吊点滴的患儿。而在专家诊室外,病人的病历本有十多本。
“夏季螨虫、日晒、花粉、粉尘和空调增多,加上食物相对丰富,过敏的病人比较多。”省人民医院儿科主任医师陈实表示,她每次出门诊,来看过敏性疾病的病人一天都在70-80个左右。从门诊近来的病人来看,湿疹、荨麻疹、日光性皮炎等过敏性疾病比较多,而一些人被日晒之后,皮肤会过敏,因此她建议皮肤容易过敏的人,不宜在强光下呆得太久,但也要多参加户外活动,使皮肤色素增加,以提高对日光的耐受性,同时可采取一些避光措施,如戴太阳帽或涂些防光剂等。
夏季是过敏性疾病的高发期,那么该如何摆脱夏季过敏呢?陈实表示,要注意防螨、防晒,吃东西和佩带饰物也要小心。夏季的温度和湿度十分有利螨的生长繁殖。因此,夏季要使用床罩,避免使用绒毛毛毯及丝质床单;以木制品或塑料制品代替填充式家具,尽量不要使用地毯。
此外还要加快室内空气流通,降低室内的空气湿度也可以杀死微尘螨。
夏天里食物品种繁多,其中的一些食物就是诱发过敏的因素。如荨麻疹就是一种容易由食物引起的过敏性皮肤病,许多患者常常是在吃了鱼、虾、蟹、蛋、牛肉、草莓、可可、番茄、大蒜等过敏食物后发病。海鱼和其他的一些海产品常常是引发过敏性皮炎、湿疹、荨麻疹的重要因素。许多人在吃了海鱼尤其是带鱼和大黄鱼后,会出现皮肤红肿、皮疹、瘙痒、风团等症状。
追求冰爽,小心“冰箱性胃肠炎
炎热的夏天,不少人贪食冰箱里的冷饮、水果、饭菜,觉得非常爽但却容易造成胃肠功能紊乱,引起各种肠胃炎而危害身体健康。
“饮食不洁,追求冰冷,容易引发急性肠胃炎。”省疾控中心健康教育所所长杨静表示,每年夏季都是各种胃肠道疾病的高发期。其中细菌、病毒、不洁食物、饮食不当,是引发急性胃肠炎的主要原因。未经彻底煮熟的食物,如虾、蟹、蚝等,以及没有洗干净的生吃食物,如蔬菜、水果等,都容易引起急性胃肠炎。特别是生鱼片等生海鲜,虽然味道鲜美,但在高温环境下一旦储存不当很容易污染变质。这种被污染的食品通常并没有明显的变化,很容易被人们忽视,所以尤需警惕。
因此,注意饮食卫生是保护肠胃的第一关。杨静指出,夏季气温高,剩饭剩菜容易被细菌污染,所以不宜吃隔夜菜。生吃瓜果,应当先洗净再削皮。做凉拌菜时,菜一定要洗净。
此外,用来切熟食的刀、板,要和切生肉、生菜的分开。不吃无证小摊上的食品,以免发生食物中毒。
此外,需要特别提醒的是,不少人都习惯于把冰箱视作“消毒箱”,甚至是食品的“保险箱”,于是在冰箱中长期储存大量食物,又不定期清洁冰箱。殊不知,食物在冰箱中保存时间过久,各类细菌尤其是大肠杆菌就会在湿冷的环境中滋生。取出食物即食用,细菌就会入侵胃肠引发“冰箱性胃肠炎”。
杨静建议,在夏季为了保证胃肠道的健康,不妨适当吃点蒜泥和醋,这不仅能增加食欲,有助于消化,还能杀菌解毒,有效预防肠道传染病的发生。(记者 陈新)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