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最容易心理中暑
人的情緒、心境和行為與季節變化有關。在炎熱的夏季,大約有10%的人會出現情緒、心境和行為的異常,這就是"心理中暑",心理學學上稱為"夏季情感障礙"。炎熱的天氣會使人情緒煩躁,思維紊亂,愛發脾氣,心境低落,對什麼事情都不感興趣,甚至對親人都缺乏熱情。一旦出現上述情況應該注意放松和休息,通過讀書、聽音樂等調整情緒,也可以多做運動泄火氣,出外旅游也是一個很好的緩解心理上火的辦法。
心理學家指出,以下幾大人群,最易在炎炎夏日裡發生"心情中暑":
一是長期睡眠不佳的人;
二是白領等工作壓力大的人群;
三是在高溫下長時間作業的人員;
四是長時間在電腦前工作的人;
五是性格爭強好勝的人;
六是本身就有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消化系統疾病的人。
心理上的自我疏導和調節對緩解心理中暑至關重要。生理學上,夏季情感障礙是因為氣候的炎熱加劇了人的心理緊張,促使機體腎上腺素及去甲腎腺素分泌增加,導致興奮性過高而容易"激惹"。研究發現:人的心理、情緒與軀體可通過神經---內分泌-免疫網絡互相聯系、互相影響。人們除了要在生活起居等方面順應自然,防暑降溫以外,"心靜"也是抵御熱浪的重要方法。民間早有"心定自然涼"的說法,《內經》中也強調:夏天"更宜調息淨心,常如冰雪在心,炎熱亦於吾心少減,不可以熱為熱,更生熱矣。"這些觀點,其實包含了一定的科學道理。現代研究發現,當人保持安靜的心態時,機體腎上腺素和去甲腎上腺素的分泌明顯減少,因而基礎代謝減慢,人們因出汗等現象而產生的"熱感"就會減輕。所以,越是熱天,越要"心靜"。那麼,如何做好夏季的心理調適呢?
一、工作有計劃,生活有節奏。在夏日來臨之際,要順應夏季晝長夜短的特點,及時調整自己的工作計劃和生活節奏,適當地減緩速度,並留有一定餘地。每天、每月依照明確的安排平靜地、有計劃地進行工作,對減輕焦慮現象。生活上要定時起睡,特別是睡好午覺,以保證充足的睡眠,這樣可提高對外界變化的心理適應力。業餘時間聽聽音樂,想想美好的事情,或去公園散步,郊游,盡可能讓機體和思想獲得充分地放松。
二、恬淡靜養,處事泰然。人有各種各樣的需求,也就是有多種"欲望"。但"欲"切不可"過",如"不知持滿,不時御神",必然耗傷精神,影響身心健康。俗話說"知足者常樂",明確告誡人們要節欲守神,善於滿足,以保持樂觀的情緒,在炎熱的夏季尤應如此。同時,注意戒躁戒怒,努力培養自己處事不驚,遇事不亂的心態。尤其生活中的許多瑣碎小事,應當耐心處理,避免焦躁從事。與人談話時有意識地放慢速度,盡量"心平氣和",不使自己過於激動。中華民族歷來把"忍讓"作為一種美德,學會讓步不僅有助於形成良好的人格,而且能使心理迅速獲得解脫,對養生很有益處。
三、多點幽默,笑口常開。幽默是一種高級的心理防御形式,用幽默來化解困境,轉移內心不悅,可以維護心理的平衡。我們不是常見到,幾句"笑話"、"妙語",就能使心中的懮慮、怒火"煙消雲散"嗎?這就是幽默的力量。如何纔能保持幽默呢?關鍵是要以風趣幽默的態度對待生活,善於從中尋找歡樂。俗話說:"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頭"。笑,能促進血液循環,運動全身肌肉,並產生深呼吸效果,使血中的氧含量增加。同時,笑可鍛煉心肺功能,使消化液分泌增多,消化功能增強,並能刺激各種激素的分泌。促進新陳代謝。此外,笑還能振奮精神,消除煩惱,使人放松。所以,笑口常開不失為一劑延年益壽的良藥。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