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岁男子患巨结肠腹鼓如球 长期便秘应及时检查
江西网九江频道 2014-08-12 18:00:25来源:九江频道-九江晨报编辑:肖文忠作者:程静
中国江西网九江讯 九江晨报记者程静报道:肚子鼓得像小气球,和刚出怀的女人似的。不久前,一位40多岁的男子挺着小肚子来就诊,就诊原因是半个月才排便一次。
九江学院附属医院消化科医生李宏韬接诊后通过检查发现,男子结肠有一部分因长期过度紧张,已经失去弹性,难以缩回。通过详细问诊,李宏韬发现,这名患者一直以来排便都存在问题,排出的大便像石头那样硬。
患者是名先天愚型儿
患者刘聪(化名)是在父母的带领下来到医院的。40多岁的人,看起来有些迟钝。刘聪父母说,刘聪从小被诊断为先天愚型儿,并发先天性心脏病。
从小刘聪就有排便困难,但家人没有在意。以前就是好几天,甚至一个星期排一次便。由于刘聪不太会表达,排便时是否困难,家人也不清楚。直到前段时间,家人无意中发现,刘聪排出的大便和石头一般硬,并且已经有两个星期没有排便了。意识到情况有些糟糕的家人,立即带着刘聪来就诊。通过检查,发现他是先天愚型儿,并发先天性心脏病和先天性巨结肠。李宏韬作出诊断。
先天毛病导致长时间便秘
从医学上来说,巨结肠分先天性和特发性,特发性一般是由慢性便秘引起。李宏韬详细介绍说,结肠是大肠的重要组成部分,上连小肠,下接直肠,分为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和乙状结肠四段,主要作用是传输和贮存食物残渣、形成粪便。结肠各段的直径超过了标准水平就是巨结肠。医院里也曾收治过慢性便秘患者,每次排便都需要依靠开塞露来帮忙。这类患者便秘时间长了,结肠内积聚了很多粪便,形成巨结肠。
而刘聪的情况属于先天性的巨结肠,他的便秘是由巨结肠导致的。这类患者大多数是检查中偶然发现,研究发现,之所以出现这种疾病与父母遗传基因有关,另外这种疾病出现在早产儿身上的几率也比较大。
治疗的关键是切除扩张的部分
一般来说,如果患者存在长期便秘的症状,就需要做肠镜来检查。对于已经确诊为巨结肠的患者,成人多需采取手术治疗。李宏韬说,手术的方式有多种,治疗的关键是切除扩张的肠段,还要切除无神经节远端狭窄部分的肠段,再重建肠道的连续性。当然,如果巨结肠情况很严重,大部分肠段都出现了巨结肠症状,就要考虑综合治疗方法。
相关案例
1.四岁男童长期便秘
据《长江日报》报道,4岁男孩牛牛一直便秘,试各种通便方法都不管用。日前,在协和医院检查发现,牛牛患上了巨结肠。
牛牛1岁多时,3~5天排便一次,后来间隔时间逐渐增长,最长一次达半月之久,肚子鼓得如小西瓜一般大小。巨结肠是一种先天性疾病,发病率在1/2500,在小儿外科手术量排第二。经微创手术,牛牛的排便功能得到恢复。
2.一个月没方便肚子鼓成球
据《现代金报》报道,出租车司机李师傅三年前患上慢性便秘,最近一次一个月没有排便,肚子鼓得和皮球一般。到医院检查,发现患有严重的巨结肠。
由于长期开车,坐着不动,再加上喜食肉类,李师傅的大号就变得很不正常,刚开始靠吃泻药也能排出大便,但时间久了,效果就不好了。过上了只吃不拉的生活,并且体重越来越轻,170厘米的个头,体重只有55公斤。检查后发现,李师傅的大肠直径比普通人足足大了5倍,大肠功能基本丧失。最后,通过手术治疗,李师傅才慢慢恢复正常排便。
1、凡本网注明“中国江西网讯”或“中国江西网”、“大江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江西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江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中国江西网讯[XXX报]”或“中国江西网-XXX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江西日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江西网·XXX报”。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江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不授权任何机构、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截取、复制和使用。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联系方式:中国江西网电话:0791-86849032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