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力劳动者成职业枯竭的高发人群
专家指出:脑力劳动者成职业枯竭的高发人群 www.XINHUANET.com2006年05月14日 08:10:18来源:新华网
【字号:大 中 小】 【背景色 】 【留言】 【评论】 新华网哈尔滨5月13日专电(记者王茜)在现代社会快节奏生活中,长期紧张的工作让越来越多的人对工作产生倦怠。 有关专家提出,医生、教师、警察、公司职员、媒体工作者、公务员等行业的从业人员,都是职业枯竭的高发人群。 哈尔滨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医学心理学教研室主任陈力告诉记者,据有关调查统计显示,一般人群中约有三、四成的工作者有不同程度的职业枯竭问题。这种枯竭不仅仅只是局限于人生的某个阶段,而是各个年龄段都有。由此可见,处于不同职业生涯的工作者,在每个阶段都有着不同的压力,这种压力如果长时间持续,职业枯竭就会出现。 陈力认为,这些行业的从业人员大都是具有较高学历的人。由于社会起点较高,及自身较高的能力水平,这些人对于工作成效的要求也随着提高。他们独立性强,自信、追求完美、追求成就,善于组织计划,不容许自己失败。 而他们却恰恰忽视了,人的精神或身体,如果长时间超过极限地工作,反应就会迟钝身体就会不断老化,就像“弹簧”持续紧绷的时间过长就会失去“弹力”一样。于是“职业枯竭”便开始乘虚而入。 因此,陈力建议,遇到身体不适和疲惫的时候,切不可强迫性的工作或忍耐压力,应该及时休息,注意调节自己的情绪。(完)
相关链接
职业枯竭:现代白领人群的“流行病”
新华网哈尔滨5月13日专电(记者王茜)过去曾在工作10余年之后才出现的工作倦怠情绪,如今已越来越早地出现在年轻的白领人士身上。在某高校工作不到2年的王娜,最近对工作越来越不感兴趣,工作时总是打不起精神。刚开始到这个岗位工作时,她对工作投入了极大的热情,为自己制订了工作目标,夜以继日地写文章,搞计划。可是最近,她的情绪低落,总是觉得心烦,夜不成眠。过去工作是早去晚归,现在变成了晚去早归,甚至想换一份工作。 有王娜这样工作情绪的人,在现代社会已经越来越多。有关专家表示,一部分人对工作产生厌倦的时间,已缩短至工作不到一年,而工作一年以上的白领人士有高于40%的人想跳槽。对此,心理学家曾表示,职业枯竭已成为二十一世纪的社会“流行病”。 那什么是“职业枯竭”呢?哈尔滨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医学心理学教研室主任陈力介绍,职业枯竭是指在工作重压下的一种身心俱疲的状态,主要表现为身体疲劳、情绪低落、热情低下、创造力衰竭、价值感降低、攻击性行为、家庭危机等。 对此,陈力认为,当出现失眠、焦虑、烦躁等生理上的疾病、心理上的不适以及行为上的障碍时,白领工作者们应及时调整自己的情绪和心态,以免给自己带来不可预期的伤害。(完)
【推荐给: 】 【关闭窗口】
(责任编辑:朱英) 新闻留言排行 · 青年歌手不识中国国旗引发震惊 · 掐死乘车少女的售票员被判死缓 · 江苏公安厅厅长带头宣誓不闯红灯 · 《无极》毁天池 陈红大呼冤枉 · 自来水公司调快水表敛财害苦百姓 · 中国房地产面临新一轮调控? · 卫生部质疑"500万天价医药费"说法 · 建设部对影视拍摄毁景行为将处罚 · 一个章子怡胜过万本孔子? · 办公大楼要豪华到什么程度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查看评论 请注意: · 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 新华网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利。 频道精选 新 华 网 检 索 24小时新闻排行 · 温家宝主持会议 批准三峡蓄水方案 · 中国对陈水扁经停印尼严重关切 · 上交大通报"汉芯"涉造假调查结论 · 央行否认酝酿研究房贷5成按揭政策 · 襄樊警方成功处置持刀劫持人质案 · 俄罗斯面临威胁严重程度远超冷战 · 9秒76刷百米纪录加特林成第一飞人 · 有钱能买回满山杜鹃吗 无极无悔意 · 美弃扁不再投鼠忌器 扁没反美本钱 · 连平赌博成风 赌场老板与公安对抗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