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称教师群体心理健康堪忧 职业枯竭感偏高
两位老师参加心理技能培训课
2008年春天,北京“读你心意”心理咨询中心与一家教育机构联手,搞了一次为期两个月的心理调查,对象是2000多名幼儿园及中小学教师。
结果不乐观:老师们普遍反映心理压力大,人际沟通不畅,职业枯竭感偏高,许多人受到慢性疲劳和慢性病的困扰,心理健康状况堪忧。
调查还采用了心理健康临床诊断量表。这个表,是由强迫症状、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敌对、偏执等10个因子构成,能较全面地反映出被测人的心理健康状况。被测教师总检出率明显偏高。
教师是一个特殊群体,工作性质要求他们对自己的工作对象倾注更多的情感,给予更多的心理关照。“要不怎么叫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呢?可是,多少年来,这些‘灵魂工程师’的心灵,却没有得到充分的安顿和滋养。”参与调查的心理专家说。
这位专家还说:“别再要求老师当蜡烛了,照亮别人,燃烧自己。您自个都烧没了,还照谁呢?您自个儿都枯竭了,哪还有能量给别人呢?我们要告诉老师,首先照顾好你自己。我们更要告诉老师一些方法,为自己源源不断地注入心理能量。”
这一年,北京教育学院朝阳分院携手“读你心意”心理咨询中心,共同启动了一个面向全区教职员工的项目:教师心理健康导航。今年10月23日,他们刚办完最新一轮的心理讲座。
导航项目办了一系列讲座,选题是与老师座谈讨论后敲定的,共10讲:《做情绪的主人——情绪管理策略》、《解读原生家庭与学校教育》、《如何与你的学生谈性》、《用沟通代替冲突》等。
有一天,讲座课间休息时,从阶梯教室后边冲下来一个穿棕色夹克衫的男教师,风风火火地跑到讲台前,对主讲的苑老师大声说:“我对这课太不满意了!”
“我不是说你课上得不好,我是对课堂纪律特不满意。你瞅见没,前边那个女的,老接电话。”他气呼呼地讲。跟着,又说了一句更让苑老师吃惊的话:“你知道吗?有好几次,我都想出去,找块大板砖,回来拍她。”
苑老师一听,赶紧说:“你挺捧的,控制住了自己。我也挺感激你的,为了听我的课,能这么忍耐。”接着,她又有意识地问这个男老师,是用什么法子控制住了自己。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