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考后综合症急煞家长 要学会正确释放压力

发布日期:2014-10-08 08:09:51 浏览次数:1600

“我的作文写跑题了,今年高考肯定完了!”这几天,这是常挂考生小雯嘴边的一句话,每次说完,她都会发出懊恼的叹息。家里每顿饭,尽管菜很丰盛,可小雯就是不肯动筷子。看着女儿日渐消瘦,母亲顾女士也是非常着急,她也尝试着去劝说女儿,可每次,话刚开头,女儿都会扭头跑回自己房间,关上房门。顾女士说,她以为过一两天,女儿就能调整过来,可现在三四天都过去了,女儿还是茶不思饭不想,这真难倒了她和丈夫。

点评:高考结束后,一部分考生喜欢和同学互相交流试卷,估算自己的得分。感觉失分越多,心里越发不安和焦虑。针对考生出现的上述心理现象,专家建议,考生应学会承受,考试没发挥好影响心情是正常现象,但是出现明显焦虑、失眠、没胃口,可以适当发泄一下,比如出门散散心。

与市民顾女士的遭遇相比,市民曾先生夫妇担心的恰恰相反。高考结束后,他的女儿很放松。不是跟同学聚会吃饭,就是跟同学一起唱歌,昨天她又计划着跟几个同学去云南旅游。“女儿这么大了,也没出过什么远门,现在要跟同学一起去那么远的地方,作为家长,我们哪能放心呢!”曾先生说,他也劝女儿,等高考成绩出来了,到时他和妻子向单位请个假,全家一起去旅游,结果女儿就是不听,为了这事,他和妻子也不知该怎么办!

点评:有些考生在高考后,选择外出旅游或探亲的方式放松调节自己。然而,对于考生来说,到了可能并不熟悉的外地,首先要注意的是交通安全,同时,外面的社会很复杂,而考生又大多社会经验欠缺,一旦遇到骗子或坏人,人身和财产安全根本得不到保证。因此,即便出游,最好还是就近,如果出远门,最好有父母陪同。今年6月9日晚上,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就发生了一起惨剧:四名结束高考的考生外出聚会回家路上,结果遭遇了车祸,其中3名考生当场死亡,一人昏迷不醒。对考生来说,外出放松心情可以,但一定要注意安全,以免乐极生悲。

“考前脾气还好好的,现在怎么感觉像个火药桶似的。”这两天,市民郑先生也为儿子的事感到很苦恼。遇到什么事,儿子都显得很不耐烦,有时,吃饭了,喊一遍两遍不见动静,他到儿子房间里去喊,“知道了,你们真烦!”一向性格温顺的儿子竟朝他发起了火。

点评:一些考生考完后自我感觉不太好,会动不动就发脾气。对于这样的考生,家长要及时地用心去感受,并及时传达支持的信号。具体来说,对于发脾气、愿意倾诉的孩子不要否定其难过的情绪,要从孩子的角度去体会孩子现在的心情,理解孩子,倾听他的心声。家长在倾听过程中会听到孩子的一些不合理信念,这个时候要及时疏导,不要让孩子感觉到自我对峙。最后要帮助孩子“想办法”,比如遇到最坏的结果怎么办,帮孩子找出3个以上的方法助其渡过难关。

孩子不声不响,不愿多说一句话。这两天,同样担忧的还有考生家长朱先生。女儿虽然以前就有点内向,但平时跟父母交流还挺多的,自从考试结束后,女儿就像变了个样子。问她考得怎样也不说,问她别的也不爱搭理。

点评:一些考试发挥不理想的同学,容易情绪低落、灰心丧气,严重者甚至出现闭症,整天把自己关在家中、不敢见人。出现这种情况,家长需要特别注意,及时开导孩子。在孩子不愿多说的情况下,父母要根据孩子的特点,用非言语的动作传递给孩子信心,让孩子感受到父母一如既往的关爱。同时,鼓励孩子去做喜欢的事,在孩子愿意的情况下陪着孩子做一些想做的事,释放情绪。

自从高考结束后,王先生的儿子就没日没夜地玩起了电脑游戏,这可急坏了王先生夫妇。“早晨我们起床了,他才开始睡觉,一觉醒来,又开始玩游戏了。”王先生说,儿子这几天来的表现,真的让他有种想把电脑扔掉的冲动。不过,忍了又忍,他还是没有那样做。

点评:考生在长期的学业压力之后进行适当放松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过度放纵则会带来很多新的问题。一方面,过度放纵往往掩盖了考生内心的忧虑,使得考生的焦虑情绪无法真正排解。另一方面,考生过度沉溺于所谓的放松状态,如沉溺于网络游戏,夜以继日地看光碟等,这样往往在考生心理上形成空虚和麻木的精神状态,对身心发展不利。因此,考生在考试之后,可以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或者出外旅游等进行放松。

苏州市立医院北区消化营养中心主任庞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像考生在考试结束后,出现茶不思饭不想这样的情况,还是比较普遍的,几乎存在于每一届高中毕业生身上,最主要的原因还是由于对考分的过度关注造成的。庞主任说,由于考生出现了焦虑情绪,已经影响了胃肠道的功能,在这样情况下,家长更要注意科学饮食,在炎热天,最好吃些清淡一点的食品,不要大鱼大肉,那样更加重胃肠道的负担。庞主任建议,考生可通过参加同学聚会或短期旅游方式,迅速把自己的注意力转移到新的活动上来,如果这样还不能缓解压力,也可找专业的心理医生进行心理咨询,调整心态。

苏州广济医院心理科蒋彩霞医生指出,高考后几天是考生出现心理问题的高发期,最常见的心理问题有:无聊心理、焦虑自责心理、绝望心理、迷茫心理、放纵心理等。高考结束与被高校录取前这段时间,通常是考生心灵的“真空期”。这是因为在等待“能否被录取”的漫长假期中,考生既要承受因考试成绩和自己预期有较大差距而产生的焦虑和自责,又要承受因等待录取而产生的心理煎熬;既要面对前途命运的莫测,又要面对来自周围人的各种询问。这些都会让刚刚摆脱高考压力的考生继而进入另一个心理压力期。

蒋医生说,高考结束后,“考后综合征”最明显的表现就是过度放松、纵情玩乐。许多考生倾向于选择做不用动脑的事情:看影碟、打游戏、上网聊天,或蹦迪发泄,甚至集体酗酒,有时通宵不回家。而有的考生则成天埋头大睡,恶补睡眠。考生要严格控制这类行为,因为从考前的高度紧张到突然过度放松,身体会一下子难以适应,容易导致身体免疫力和抵抗力大幅下降,出现身体不适症状。因此,考生考后还是要合理安排休息与户外活动。考生在等待成绩的过程中,更要学会加强自我心理调节,抵制消极情绪的困扰。如果估分成绩不是很理想,也不必自卑或焦虑,应及时与师长商量,根据个人情况做好人生下一步的发展计划。最重要的是考生应当理性看待考试和成绩。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中国教育新闻网所提供的招生和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600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